[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攻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2875.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4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荣仙机械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18 | 分类号: | B23G1/18;B23G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母 加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攻丝机构,包括机架、基座、转动柱、放置平台攻丝组件以及拨动组件;转动柱同轴固定连接有槽轮,拨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连接有第一拨动杆,第一拨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销杆;第二转动轴连接有第二拨动杆,第二拨动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销杆,第一销杆和第二销杆能够拨动槽轮转动。在驱动组件和攻丝组件的持续作用下,攻丝时,放置平台上的螺母每转动1/2圈,就会在第一拨动杆上的第一销杆的作用下倒转1/4圈,使攻丝过程中的切屑碎断后及时向外排出,避免废屑卡合在丝锥与螺母之间,影响攻丝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攻丝机构。
背景技术
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螺母是通过内侧的螺纹,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到紧固作用的零件,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螺母螺纹需要用攻丝设备进行攻丝。传统攻丝手段是人工利用扳转绞手带动丝锥旋入螺母的中心孔中加工出内螺纹,攻丝时,每扳转绞手1/2圈,就应倒转约1/4圈,使切屑碎断后容易排出。
现有技术的攻丝机往往通过电机带动丝锥伸入到螺母的中心孔中加工出内螺纹,但是现有技术的攻丝机仅利用电机带动丝锥单向转动进行攻丝,攻丝的过程中,缺少丝锥倒转这一步骤,导致废屑容易卡合在丝锥与螺母之间,从而阻碍攻丝操作,需要停止攻丝,清理废屑才能继续进行攻丝,导致攻丝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攻丝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攻丝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螺母加工的攻丝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螺纹连接有竖直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设有用于固定螺母的固定组件,所述放置平台上方设有攻丝组件;所述转动柱同轴固定连接有槽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拨动槽轮转动的拨动组件,所述拨动组件包括竖直的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上且分别位于转动柱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连接有横向的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销杆;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上端连接有横向的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二拨动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销杆,所述槽轮上设有若干径向槽,所述第一销杆和第二销杆能够伸入径向槽内拨动槽轮转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互反向转动的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能够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配合带动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放置平台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转动贯穿有若干螺杆,所述螺杆伸入固定环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块。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块的端面为设有两个相交的斜面,两个斜面相交部分呈120°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攻丝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锥,所述丝锥的端部与放置平台的中心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四周安装有四个同步气缸,所述同步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2:2: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荣仙机械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荣仙机械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