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2832.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9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映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M5/158;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捆绑 加压 止血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其包括医用胶带、灭菌消炎块和离型纸,医用胶带贴靠皮肤的一侧为粘胶侧,粘胶侧上设置有灭菌消炎块,离型纸贴附于粘胶侧、灭菌消炎块的表面,医用胶带的非粘胶侧上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对应灭菌消炎块设置,用于提供灭菌消炎块对出血口的持续按压力,加压装置包括捆绑线或捆绑带,所述捆绑线或捆绑带缠绕于待止血肢体上。上述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采用了捆绑加压的方式,通过加压装置对灭菌消炎块产生挤压力,从而将灭菌消炎块按压在输液创口处,有效防止出血,减少淤青,提高愈合速度,且能够保证按压效果,患者自己也能轻松操作完成,解放了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双手,止血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技术是最常用、最直接、最安全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输液需要从静脉注射,不可避免会在患者体表形成输液针孔。当患者输液完毕后,由于输液针孔难以迅速凝结,医生要求病弱的患者或非专业的亲友按压针口,如果按压不到位或者按压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输液针孔持续出血、瘀青的现象和安全隐患。但是在按压输液针孔的过程中,患者或者医护人员的行动会受到限制,如果患者急于解手、穿戴、整理生活用品及行装,按压输液针孔的动作会带来严重不便。
因此,希望设计一种既能够解放患者或者医护人员双手,也不必其他人帮忙,就能对输液针孔进行持续按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适合患者自己操作,且无需人持续按压,使用方便,止血效果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捆绑加压止血输液贴,其包括医用胶带、灭菌消炎块和离型纸,医用胶带贴靠皮肤的一侧为粘胶侧,粘胶侧上设置有灭菌消炎块,离型纸贴附于粘胶侧、灭菌消炎块的表面,医用胶带的非粘胶侧上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对应灭菌消炎块设置,用于提供灭菌消炎块对出血口的持续按压力,加压装置包括捆绑线或捆绑带,所述捆绑线或捆绑带缠绕于待止血肢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加压装置还包括基座、加压板和加压簧,基座上开设有盘线槽,捆绑线的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绕于肢体后缠绕于盘线槽上形成绑定,加压板的头部设置有凸出的锁扣,尾部设置有凸缘底板,凸缘底板胶接在医用胶带上且对应作用于灭菌消炎块,基座中对应加压板开设有容纳腔,且于基座的上表面形成有穿行孔,基座罩设于加压板外,加压板能于容纳腔中上下移动,且加压板的头部伸出穿行孔并由锁扣限位,加压簧套设于加压板上,且夹于基座和凸缘底板之间。
其中,加压板的头部开设有分割槽,从而形成两个臂柱,锁扣设置于臂柱上,向中间按压两个臂柱产生形变,使得锁扣对穿行孔的限位失效。
其中,加压板呈锥形,穿行孔对应设置为锥孔。
其中,基座上开设有锁线孔,捆绑线的一端穿过锁线孔后打结形成限位。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加压装置还包括基板,基板的下表面凸起形成施压部,施压部胶接在医用胶带上且对应作用于灭菌消炎块,施压部的内部开设有收线腔,基板上开设有穿线孔,基板的上表面凸起形成盘线部,盘线部上开设有盘线槽,捆绑线从收线腔中引出并穿过穿线孔到达基板的上表面,绕于肢体后缠绕于盘线槽上形成绑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加压装置还包括母盘、加压板和加压簧,加压板包括平板和竖立于平板上的定位柱,平板胶接在医用胶带上且对应作用于灭菌消炎块,母盘中开设有容纳腔且其上表面开设有穿行孔,母盘套设在加压板上,母盘的下表面由平板限位,定位柱的顶部为锥形,穿行孔对应设置为锥孔,定位柱的顶部穿出穿行孔,且穿出部的侧面上开设有锁孔,通过锁针穿过锁孔对母盘的上表面限位,加压簧设置于容纳腔中,且夹于平板和母盘之间,捆绑带覆盖于加压板上。
其中,捆绑带为粘贴胶带,捆绑带的中部粘贴于母盘的上表面,两端部粘贴在肢体上,定位柱的顶部设置有不与捆绑带粘连的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映辉,未经李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分离结合筷子
- 下一篇:一种医用消毒液吸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