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1938.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华;余晓;叶青;曾艳;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包括本体;该本体两侧设置有与雾化腔连通的第一喷雾管、第二喷雾管;第一喷雾管与第一连接管一端连通,该第一连接管另一端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雾化器设有多个连接管,可以与气管插管、呼吸机等不同器械连接,从而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适用于各种场合,适用对象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传统使用的医疗用雾化器,一般是采用超声波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然后通过呼吸道进入来达到治疗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并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现有的雾化器一般在雾化时通过口腔喷管放入患者的口中,并将面罩罩在患者的口鼻上,适用对象单一,不适用于需要配合气管插管呼吸的患者,以及需要借助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多功能雾化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包括本体;该本体两侧设置有与雾化腔连通的第一喷雾管、第二喷雾管;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垂直连接并相通;使用时,第一喷雾管与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气切套管连通;或者,所述第一喷雾管与呼吸机进气管连通;第二喷雾管与呼吸Y接头连通。
所述第二喷雾管远离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喷雾管靠近所述雾化腔一端的直径,且该直径较大一端的内径与呼吸机Y接头一个接入口的外径匹配。便于与呼吸机连接。
所述第二喷雾管远离所述雾化腔的一端还可以通过连接头与所述呼吸机Y接头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第一喷雾管的一端设有面罩,便于患者使用,面罩可以减缓气流速度,减慢药物挥发速度。
所述面罩截面为弧形,与患者的面部相关部位形状匹配。
所述面罩上开设有通孔,一定程度上减少气雾的冷凝速度。
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三连接管与所述气切套管连通,便于使用和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管外径、气切套管外径均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内径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雾化器设有多个连接管,可以与气切套管、呼吸机等不同器械连接,从而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适用于各种场合,适用对象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雾化器本体,2、第一喷雾管,3、第二喷雾管,4、通孔,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8、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从说明书附图1-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其包括本体1,该本体1两侧设置有与本体的雾化腔连通的第一喷雾管2和第二喷雾管3;还包括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第二连接管6垂直连接并相通;使用时(适用于气切套管患者),第一喷雾管2与第二连接管6连通;第一连接管5一端与气切套管连通;或者(适用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所述第一喷雾管2与呼吸机进气管连通;第二喷雾管3与呼吸机Y接头连通。使用呼吸机时,呼吸机Y接头的一个出气口与患者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1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滤膜组件滤菌抗污性能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