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通道保护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1260.0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查民中;蒋大为;程飚;葛恒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通道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通道保护鞘管,具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的管体中靠近所述的第二端的区域的外表面设置数个凹口,所述的数个凹口沿所述的管体的轴向分布,每个凹口所在的管体部分设置成可剪切,以调整所述的管体的轴向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术通道保护鞘管,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裁剪到合适长度后固定在手术通道上,可以有效地保证手术器械反复进出不会导致鞘管脱落,避免加深医源性伤,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了了手术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鞘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手术通道保护鞘管。
背景技术
关节镜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骨科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膝关节撕裂半月板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半月板边缘撕裂缝合术、前交叉韧带修复术、滑膜皱襞切除术、关节内粘连松解术、胫骨平台或髁间嵴骨折修整术、肩袖清创术、肱二头肌腱粘连松解术及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等。与关节切开术相比,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适应症宽、禁忌症少等优点。
关节镜手术是通过若干皮肤通道或者微小切口(0.5cm至1cm)到达病灶部位,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技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的骨科关节外科手术。现有的手术通道保护鞘管为硬质金属鞘管,其长度固定,无法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鞘管长度。
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通道保护鞘管长度远远超过手术通道切口处皮肤组织的厚度,在手术器械进出鞘管时容易发生鞘管脱落,且因在相对狭窄的关节间隙中活动空间有限,因此金属通道保护鞘管使用极其不便。
许多骨科医生在关节镜手术中,建立手术通道后便不再使用手术通道保护鞘管,直接将手术器械反复进出手术通道,容易增加手术通道及切口处的损伤,且当手术时患者变动体位,手术通道各层组织位移会导致通道变形,往往需要重新建立手术通道,增加了患者的医源性损伤,降低了手术效率。
在关节镜手术过程中,需由输液系统不断的从手术通道灌入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以保证视野清晰,如无通道保护鞘管的防护,生理盐水渗漏至皮下间隙会引起水肿、骨筋膜室综合症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关节镜手术通道保护鞘管,该鞘管可允许医生根据手术需求自由裁剪鞘管长度,并将鞘管固定在手术通道上,防止手术器械进出时导致鞘管脱落,保护手术通道,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通道保护鞘管,具有如下构成:
具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所述的管体中靠近所述的第二端的区域的外表面设置数个凹口,所述的数个凹口沿所述的管体的轴向分布,每个凹口所在的管体部分设置成可剪切,以调整所述的管体的轴向长度。
较佳地,所述的凹口为V型凹口,且所述的V型凹口为对称结构,对称轴线垂直于管体的轴向。
较佳地,所述的数个凹口沿所述的管体的轴向对称分布。
较佳地,每个凹口均设置长度标识,以标识凹口与所述的管体的第一端的距离。
较佳地,在所述的管体中靠近所述的第一端的区域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用于固定所述的保护鞘管于手术通道。
较佳地,所述的外螺纹为锥形外螺纹,锥度角为20°~40°。
较佳地,所述的管体的第一端设置具有密封结构的支管,用于连接输液系统。
较佳地,所述的管体的第一端具有漏斗形端口。
较佳地,所述的管体的第二端具有锥形端口。
较佳地,所述的保护鞘管为柔性亲肤性保护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1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