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循环微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0215.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郑勇;程琼;周佳雯;夏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电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循环微电解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反应器筒体、进水管、出水管、内循环泵、导流筒、加酸泵和布水器构成。所述的微电解装置由反应器筒体、进水管、出水管构成,废水经由进水管进入装置中,与铁碳填料发生微电解反应,氧化降解后由出水管排出。所述的内循环系统由内循环泵、导流筒、加酸泵和布水器构成,废水经由循环泵实现内循环,并通过加酸泵提高处理效果。与现有微电解技术相比,可通过内循环系统提高微电解的接触效果,有效避免反应器内部填料的结垢,进而提高微电解装置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内循环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解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当系统通水后,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 、Fe2+等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目前,微电解填料大多采用铁碳材料作为载体,在酸性以及氧化条件下容易形成三氧化二铁或其他垢型物,阻止微电解反应的持续进行,使得在长时间应用后反应器的效率越来越低。因此,需要对微电解装置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避免结垢,提高处理废水的稳定性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内循环微电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循环微电解装置,由微电解装置和内循环系统组成,其中:微电解装置由反应器筒体7、铁碳填料层8、进水管1和出水管2组成,铁碳填料层8布置于反应器筒体7内上部,反应器筒体7一侧顶部设有出水管2,反应器筒体7一侧中部设有进水管1,铁碳填料层8的底部高于进水管1的进水口;内循环系统由内循环泵3、导流筒4、加酸泵5和布水器6组成,内循环泵3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反应器筒体7上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布水器6,所述布水器6位于反应器筒体7中部,且位于铁碳填料层8下方;内循环泵3和布水器6连接的管道上接有加酸泵5,导流筒4自上而下插入铁碳填料层8内,且其底部位于布水器6上方;废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内循环微电解装置中,与铁碳填料层发生微电解反应,氧化降解后由出水管排出;同时通过废水经由内循环泵实现内循环,并通过加酸泵调节废水的pH值。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循环系统,相对于废水进水量,循环比达到100%~30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酸泵调节废水pH值是通过添加硫酸调节废水的pH值为3~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增设内循环泵,通过是废水在反应器内部的循环,并通过加酸泵添加酸,可实现加酸反冲洗功能,使酸迅速与载体接触,从而达到冲洗垢物的效果,从而保证了反应器的持续反应效果。另外,内循环系统在正常废水与载体接触过程中也加强了反应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微电解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寿命长:由于能够避免铁碳微电解填料的结垢,微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2、效率更高:内循环系统在正常废水与载体接触过程中也加强了反应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微电解的效率。
3、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微电解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市政热力管道用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