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0133.9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旭东;徐振华;陶峰;朱宗成;荆雨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0 | 分类号: | F16H37/00;H02K7/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华朋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1 | 代理人: | 汤畅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动 技术 电动 直线 推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基座、第一皮带轮、皮带、安装轴承、丝杠、推杆头、外壳、通孔、容纳空仓、第二皮带轮和丝杠螺母,利用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再进一步带动丝杠螺母转动,从而使丝杠做前后直线运动,设置第二基座用于限制丝杠,从而避免丝杠跟随丝杠螺母转动,设置容纳空仓用于对后移的丝杠进行收纳,驱动零件做往复运动时只有丝杠螺母作为驱动电机的直接负载旋转,丝杠螺母与丝杠接触点与驱动电机的距离保持不变,传动效率得到保证,此时丝杠一端作为传动点可直接连接需要驱动的零件做往复运动不用担心运动时受丝杠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推杆机构,具体是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
背景技术
丝杠传动常用的办法是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旋转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杠径向做直线运动,螺母不旋转,该方式整个丝杠作为电机的负载,且随着所需直线行程的增加,丝杠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且与电机的位置固定不变;电机驱动丝杠推动丝杠螺母时接触点与电机的距离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传动效率;作为传动点的丝杠螺母在丝杠两端运动,由于处于环抱丝杠的状态,很难将丝杠螺母直接与需要驱动的零件连接且不产生侧向力,须连接滑轨及其他连接件,浪费大量空间,应用局限性大,只适合机床夹钳型的设备,结构不尽合理,设计不够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横向贯穿第一基座且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第一基座一侧位于第一皮带轮正下方的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上安装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套设在丝杠外侧且与丝杠螺纹连接,丝杠螺母上通过螺栓安装有轴承内圈座,轴承内圈座套设在丝杠外侧,轴承内圈座外侧安装有安装轴承,安装轴承外圈安装有外壳,外壳套设在安装轴承、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外侧且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基座一侧,第一基座一侧位于驱动电机正下方的位置安装有容纳空仓,丝杠的一端安装有推杆头,推杆头上开设有用于横杆横向穿过的通孔,横杆通过通孔横向穿过推杆头且固定安装在通孔内侧,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二基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半径大于第一皮带轮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丝杠伸出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空仓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空仓为横向设置且开口一端正对丝杠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
1、利用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再进一步带动丝杠螺母转动,从而使丝杠做前后直线运动;
2、设置第二基座用于限制丝杠,从而避免丝杠跟随丝杠螺母转动,设置容纳空仓用于对后移的丝杠进行收纳,驱动零件做往复运动时只有丝杠螺母作为驱动电机的直接负载旋转,丝杠螺母与丝杠接触点与驱动电机的距离保持不变,传动效率得到保证,此时丝杠一端作为传动点可直接连接需要驱动的零件做往复运动不用担心运动时受丝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基于丝杠传动技术的电动直线推杆机构的整体正侧外观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0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子生物学用防错加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循环微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