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882.8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阁琳;杨玺;黄梦菡;唐秀英;卢光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23/02;B02C23/1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破碎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破碎箱、放料斗、回收料斗和废水回收盒,所述破碎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破碎箱内部设有两个相对旋转的破碎辊,所述放料斗安装在所述破碎箱的进料口处,且所述放料斗内设有控制所述放料斗向所述破碎箱下料的弹性闭合盖,所述弹性闭合盖能够在投料时自动打开,投料完成后自动闭合。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放料斗内设置弹性闭合盖,从而在投料时打开,在投料完成后及时关闭,避免向破碎箱内投料时产生的扬尘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通过在破碎箱内设置喷头,从而对破碎的建筑垃圾进行喷水,降低破碎过程中破碎箱内产生的扬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包括废砖瓦、废混凝土块、淤泥、废旧装修材料以及其他废弃物等,这些建筑垃圾往往被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直接填埋容易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我国仅有极少部分地区推行建筑垃圾破碎处理方案,通过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从而将其变成再生建材再次投入使用,进而解决建筑垃圾堆存问题。
但是现有的建筑垃圾破碎设备在破碎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来解决破碎设备在使用中的扬尘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通过弹性闭合盖,能够在投料完成后及时关闭破碎箱顶部的进料口,从而避免破碎箱内的灰尘经放料斗飞出,并在破碎箱内部设置喷头,对建筑垃圾进行喷水,从而降低破碎产生的扬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破碎箱、放料斗、回收料斗和废水回收盒,所述破碎箱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破碎箱内部设有两个相对旋转的破碎辊,所述放料斗安装在所述破碎箱的进料口处,且所述放料斗内设有控制所述放料斗向所述破碎箱下料的弹性闭合盖,所述弹性闭合盖能够在投料时自动打开,投料完成后自动闭合;
所述弹性闭合盖的底部安装有喷头;
所述破碎辊的下方设有下料通道,且所述下料通道内倾斜安装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的坡脚侧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所述下料通道的侧壁上,该开口的外侧设有用于回收废料的回收料斗;
所述下料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废水回收盒放置在所述排污通道的下方。
采用上述一种建筑垃圾破碎回收装置,所要破碎的建筑垃圾在投入所述放料斗内后,会将所述弹性闭合盖向一侧顶开,从而使建筑垃圾落入所述破碎箱,投放的建筑垃圾全部落入所述破碎箱后,所述弹性闭合盖自动闭合,从而避免建筑垃圾落入所述破碎箱内时产生的扬尘经所述放料斗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破碎时,所述喷头将水向建筑垃圾喷洒,从而减低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及污水向下落入所述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内的所述滤水板对建筑垃圾颗粒进行隔档,从而使建筑垃圾颗粒沿其斜面落入所述回收料斗内,以便对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污水穿过所述滤水板流入所述排污通道,并最终被收集在所述废水回收盒内。
作为优选,所述放料斗内焊接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倾斜设置,并由所述放料斗的顶部向下延伸至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弹性闭合盖拼接在一起,与所述第二导向板形成V型腔体,且所述弹性闭合盖为三棱型结构,该三棱型的斜边与所述第一导向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弹性闭合盖斜边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弹性闭合盖远离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一侧设有弹性组件,且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所述放料斗的竖直侧壁上,用于对所述弹性闭合盖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导向板的顶推力,所述放料斗的内侧设有用于对所述弹性闭合盖进行导向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位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相邻的两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