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用的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739.9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黎小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广联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机构 | ||
一种注塑模具用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上层顶针板、下层顶针板和底板,底板具有拨杆,拨杆的上端具有弯折部,下层顶针板中具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中具有滑块,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滑块,下层顶针板与底板之间具有第一限位杆,上层顶针板与顶板之间具有第二限位杆,上层顶针板与底板之间通过顶杠连接,顶杠的中部具有同步凸环,滑块与所述同步凸环的上端抵接。上述顶出机构可以同时满足顶出同步和顶出位置精确的要求,并且保证受力方向和顶出方向一致,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出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成品,无论是采用单一或者是多组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量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时,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样的顶出动作设计,称为二次顶出。目前,厂商通常采用两种结构的顶出机构:翘板结构和弹簧结构。
如图1所示,翘板结构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101、上层顶针板102、下层顶针板103和底板104,顶板101与底板104之间通过导向柱105连接,并且顶板101上设置了撞击杆106,下层顶针板103中设置了翘板107,撞击杆106与翘板107的一端正对,下层顶针板103与顶板101之间还具有限位杆108,下层顶针板103与底板104之间具有顶杠109。顶杠109用于驱动下层顶针板103朝向远离底板104的方向移动,使下层顶针板103与底板104相互分离,直到撞击杆106与翘板107的一端接触,完成第一次顶出;继续移动下层顶针板103,撞击杆106推动翘板107的一端,促使翘板107发生旋转,其另一端顶开上层顶针板102,使上层顶针板102与下层顶针板103相互分离,直到顶板101与限位杆108接触,完成第二次顶出。翘板结构可以满足上层顶针板和下层顶针板顶出同步(即上层顶针板和下层顶针板在第一次顶出时同步运动),解决产品因顶出不同步存在的项出凹陷各顶出变形问题。翘板结构是在二次顶出时采用通过撞击的杠杆原理强行将顶针板分开实现二次顶出,但由于受力的方向结构原因,二次顶出机构磨损严重,需进行定期更换,同时由于顶出撞击的原因导致模板存在变形,模具的平面度、位置度和相关精度发生改变,在模具后期生产过程中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如图2所示,弹簧结构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201、上层顶针板202、下层顶针板203和底板204,顶板201与底板204之间通过导向柱205连接,并且上层顶针板202与底板204之间设置了弹簧206和顶杠209,下层顶针板203与顶板201之间具有第一限位杆207,上层顶针板202与顶板201之间具有第二限位杆208。顶杠209用于驱动上层顶针板202朝向远离底板204的方向移动,在弹簧206的作用力下促使上层顶针板202朝向远离底板204的方向移动,直到顶板201与第一限位杆207接触时,完成第一次顶出;同时,顶杠209使上层顶针板202与下层顶针板203相互分离,直到顶板201与第二限位杆208接触时,完成第二次顶出。弹簧结构可以利用两个限位杆来满足顶出精确位置定位的要求,但是无法保证顶出的同步。原因是此结构是靠弹簧弹力带动下层顶针板运动的,由于顶针瞬间弹簧弹力存在延时和产品抱紧,两次顶出同时进行,而导致上层顶针板和下层顶针板无法满足顶出同步,并且在顶出过程中存在顶出变形和顶出凹陷的问题。此外,在长时间使用弹力后(弹簧一直处开压缩状态) 会造成金属疲劳,影响整体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针对上述情况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板、上层顶针板、下层顶针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上层顶针板、所述下层顶针板和所述底板依次排列,所述底板具有拨杆,所述拨杆的上端具有弯折部,所述下层顶针板中具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中具有滑块,所述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滑块,所述下层顶针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上层顶针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具有第二限位杆,所述上层顶针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顶杠连接,所述顶杠的中部具有同步凸环,所述滑块与所述同步凸环的上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广联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广联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