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8135.4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段德胜;刘江;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靳锦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式椎间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和底板,在所述顶板和底板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和底板上的配合螺母,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还对应设有导柱导套,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的弧形滑槽,所述挡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内。优点在于:轮廓尺寸与椎间盘尺寸相对应,贴合效果好,双头调节螺柱调整空间大,挡板最后安置,可以做到与病患条件实时配合和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强度高,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脊柱融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椎间融合术,主要的原理在于利用相关的设备,主要用来治疗脊柱退行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一旦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 则需要手术治疗, 而手术方式已由单纯椎间盘摘除术发展至目前最常见的椎间融合术。将病变的椎间盘与相邻的椎间盘做出融合,以一定的不灵活为代价,换取病变椎间盘同相邻非病变椎间盘间的合二为一,进而保证病患的日常生活。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现,椎间融合术的相关技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腰椎间盘疾病和颈椎间盘疾病的治疗。比如说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001729X的名为一种多孔钛椎间融合器的专利,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设计了一种孔洞多分布合理的融合器,为骨材料的生长提供了空间,又比如说,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0134223.6,名为升降椎间融合器的专利技术,其内的导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内,高度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椎间高度,治疗效果好,然而不足之处在于,调节过程中,具有多自由度的设备多,调节不便,尤其是申请人在长期的临床试验中发现,该结构由于自身灵活度过高,存在至少两处斜面,往往在后期康复中容易有变形的情况发生,具体为病患站立条件下该零部件受力效果极差,斜面位移隐患大,影响病患手术后的康复。
综上所述,具体的工作人员认为,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式椎间融合器操作空间小,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设计一种升降式椎间融合器,包括由金属钽3D打印成型的轮廓尺寸对应的顶板和底板,在所述顶板和底板间安装有双头调节螺柱,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以分别对接顶板和底板上的配合螺母,所述顶板和底板间还对应设有导柱导套,沿所述顶板和底板的边缘设有安装挡板的弧形滑槽,所述挡板活动安装于所述弧形滑槽内,自顶板的上表面起向下贯穿设置骨材料生长孔。
具体实施中,所述顶板和底板为蝶翅形结构,所述弧形滑槽包括3段,分别处于所述蝶翅形结构的两侧边缘和后方的中部过渡区,所述挡板为设有与弧形滑槽对应弧度的挡板,在椎间融合器上前方的中部过渡区设为缺口,缺口对应处的顶板或底板上设有定位销孔以安装封口隔挡,所述弧形滑槽朝向缺口的一侧设有平滑过渡的挡板进出口。
具体实施中,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和底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卡爪,所述卡爪包括至少3列安装位置下向人体内侧伸出的卡槽。所述顶板的下部设置导柱,对应所述底板上对应位置配合设置导套。所述双头调节螺柱的中部固设有外六角头调节块,所述外六角头调节块上设有至少3个凹槽,对应在配合螺母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对应定位孔以套装自锁限位杆。
具体实施中,所述定位孔孔深大于所述自锁限位杆杆长的1/3。所述导柱和导套间设有配套的定位销孔,顶板和底板间插装3D打印成的金属钽多孔接口的骨材料生长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林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8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的防撞机构
- 下一篇: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