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散热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7746.7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东风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29;H01B7/28;H01B7/22;H01B7/18;H01B7/17;H01B7/08;H01B7/02;H01B7/00;H01B3/30;H01B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百拓共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97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散热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散热扁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其由内及外包括一缆芯部、一铠装层、一绝缘层以及一外护套,所述缆芯部包括预定数量的线芯,该些线芯以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轴心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均匀布设在所述缆芯部,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还包括设置在该电缆的轴心处的一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一环形管体层和预定数量的凸起部,该些凸起部均匀布设在所述环形管体层的外侧,且所述缆芯部的空隙处还包括有一隔氧填料,通过所述散热管和所述隔氧材料的配合设置,使得该电缆具备防火功能的同时具备散热的功能,提高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散热扁电缆。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电缆作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在敷设电缆时,一般有以下四种敷设方式,直埋敷设、电缆沟敷设、排管敷设以及隧道敷设,由于电缆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现有的电缆处于火灾环境时,其在具备防火功能的同时若其散热效果差,将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2016年5月18日,一项名称为“五芯瓦形绝缘电力电缆”、申请号为201520954012.8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通过五芯紧密贴合的布置,使得线芯圆整度好,电缆外径小,节约了成本,但其线芯过于紧密,使得所述电缆的线芯防火效果不足、散热效果差,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防火性能强、适用性能高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存在防火效果不足,散热效果差且抗压强度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火散热扁电缆,通过所述散热管与隔氧填料的配合设置来保护电缆,提高电缆的适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散热扁电缆,其由内及外包括一缆芯部、一铠装层、一绝缘层以及一外护套,所述缆芯部包括预定数量的线芯,该些线芯以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轴心为中心沿周向方向均匀布设在所述缆芯部,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还包括设置在该电缆的轴心处的一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一环形管体层和预定数量的凸起部,该些凸起部均匀布设在所述环形管体层的外侧,且所述缆芯部的空隙处还包括有一隔氧填料,实现了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防火功能,同时所述散热管的所述凸起部一方面加强了对所述隔氧填料的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所述散热管与所述隔氧填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了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预定数量的线芯包括一对第一线芯和一对第二线芯,该对第一线芯关于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截面的长轴对称布置,该对第二线芯关于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截面的短轴对称布置,通过与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配合设置,提高了所述缆芯部结构的紧凑性,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芯由内及外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一云母带层,所述第二线芯由内及外包括一第二导体和一第二云母带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均为无氧铜导体,低电阻,高效传输,不易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云母带层和所述第二云母带层均为金云母玻纤耐火带,其价格低廉,且具备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以及强耐化学特性、机械性能等。
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树脂胶泥和少量玻璃纤维构成,树脂胶泥有耐久性、耐高温、抗渗性、密实性、极高的粘接力以及绝缘的作用,配合少量玻璃纤维,强度更高,更加可靠,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还包括一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外护套之间,且所述屏蔽层为无氧铜网屏蔽层,通过紧密编织的无氧铜网,用以实现抵抗外界电磁的干扰。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护套为热硫化硅橡胶护套,具有非常好的耐高温和抗老化的性能,增加了所述防火散热扁电缆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该电缆还包括一防火涂料层,所述防火涂料层设置在所述外护套的外侧,用于防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东风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东风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7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素储能新型电热炕板
- 下一篇:一种装载机偏心轮助力动臂举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