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脑室引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7626.7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敏;宋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敏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脑室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脑室引流固定装置,由固定架、激光灯、滑轮、标尺构成,所述固定架上附设刻度标尺,激光灯可在固定架上活动调节,滑轮设置在固定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确保引流高度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具有安全便捷,方便收纳携带、成本低廉的技术效果,适于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脑室引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临床外科,尤其是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措施,在颅脑手术后,病人大多都要进行放置引流管,引流手术后的血液、积液或是血性脑脊液等,脑室引流其作用在于减轻水肿引起的脑膜刺激症状、蛛网膜黏连和控制颅内压。
目前临床上脑室引流装置通常用绳子悬吊引流瓶,使用尺子测量脑室引流高度。手术后,脑室引流瓶的固定位置需固定在外耳道上方的10-15cm,一般的,病人体位或者床头改变时也需要重新测量脑室引流瓶的高度和调试零点位置。所以,脑室引流袋的固定高度和有效引流对引流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也是管道护理的重点所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引流瓶高度固定过高,引流不畅,颅内压增高,易发生脑疝或管内液体反流,引起颅内感染;过低引流过快,引起颅内出血,造成颅压降低等不良后果。
现有技术中对于脑室引流瓶的固定方法大多有两种,一是将输液架立在床头,将一把木尺子用绳子固定在输液架上,然后再测量脑室引流瓶的高度,将引流瓶及引流袋分别固定在木尺子的两个挂钩子上;第二种方法即是将立在床头的输液架标上刻度,使用绳索固定引流瓶后挂在输液架上,通过调整固定引流瓶绳索的长度来调整引流瓶的高度。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测量工具上没有零点的标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准备一把长尺子去将病人外耳道高度与测量工具上零点相对应,保证两者在同一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存在偏差,从而影响了脑室引流瓶的引流效果,同时对病人的颅内压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护理及医疗工作量。其次在病人的引流量较多或偏少需要调整引流瓶高度时前面第一种方法需要将绳索解开调整木尺子的高度后再用绳索固定木尺子或通过调整床头高度来调整引流瓶高度,后一种方法需要调整固定脑室引流瓶绳索长度或通过调整床头高度来实现引流瓶高度的调整,两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调整的步骤多、操作繁琐,引流瓶高度可控性差,同时也增加医疗及护理工作量。
CN201020506266.0公开了一种脑室引流固定架,包括固定架面板,所述的固定架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所述的固定架面板纵向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标准刻度,所述固定架面板上设有可以沿所述固定架面板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滑块上设有能将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架面板上的固定旋钮;可按需要调整引流瓶的高度,技术方案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现有医护人员重新测量脑室引流瓶的高度和调试零点位置,并且通过医护人员目测的操作会存在调试不准确的问题。
CN201710339968.0提供一种新型脑室引流固定装置,所述脑室引流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横向杆、挂钩、牵引绳、红外线勘测器、光敏电阻、电机、移动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支撑杆和横向杆都是空心杆体,其中横向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横向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顶部垂直连接,而挂钩设在横向杆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牵引绳设在支撑杆和横向杆的内部,并且在横向杆的一端与挂钩相连接。该发明通过电子机械化的勘测手段和调节方式解决重新测量脑室引流瓶的高度和调试零点位置的问题。其工作原理为:导轨是用于红外线勘测器和光敏电阻上下活动的,两组红外线勘测器穿过引流管内的液柱向光敏电阻发射光信号,其中一组红外线穿过液柱时候会发生折射,而另外一组红外线则设在液柱上方不通过折射,这样无论是液柱过高还是过低都能触发光敏信号,如若光敏电阻接收到光信号,则会形成回路对医护人员进行零点位置调试的提示。但该固定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利用光电装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敏,未经王洪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7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