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冲压模具自润滑导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07287.2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葛世明;李长兴;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千缘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刘寒冰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润滑 导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冲压模具自润滑导向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连接上模和下模,包括:固定在下模顶面的导柱、固定在上模底面的导套,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滑动连接;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套内部的第一石墨块,所述第一石墨块包裹导柱,所述第一石墨块和导柱之间设有润滑脂,所述润滑脂包裹导柱;所述第一石墨块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脂润滑,通过设置带凹槽的第一石墨块提升自润滑的持续寿命,通过设置第二石墨块提升导柱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透盖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环境。本装置避免了润滑油润滑的不断添加,有利于冲压时导柱的频繁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是冷冲压模具自润滑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冲压过程中,上模和下模对接时,为了保证加工的准确度,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要设置导向装置。这样的导向装置使用会很频繁,油润滑不能满足润滑需求,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冷冲压模具的自润滑导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冷冲压模具自润滑导向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冷冲压模具自润滑导向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连接上模和下模,包括:固定在下模顶面的导柱、固定在上模底面的导套,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滑动连接;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套内部的第一石墨块,所述第一石墨块包裹导柱,所述第一石墨块和导柱之间设有润滑脂,所述润滑脂包裹导柱;所述第一石墨块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柱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截面积大于导柱的截面积;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有第二石墨块,所述第二石墨块包裹导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石墨块与导柱之间设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内设有导向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石墨块顶部设有第一透盖,所述第一透盖固定在导套顶部;所述第二石墨块顶部设有第二透盖,所述第二透盖固定在下模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透盖与导柱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润滑脂润滑,通过设置带凹槽的第一石墨块提升自润滑的持续寿命,通过设置第二石墨块提升导柱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透盖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环境。本装置避免了润滑油润滑的不断添加,有利于冲压时导柱的频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装置与模具的配合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A;
图3为图1的局部视图B;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C。
图中:1—底座,11—上模,111—导向腔,12—下模,2—导柱,21—固定块,211—定位面,3—导套,31—第一石墨块,311—凹槽,32—第一透盖,4—润滑脂,5—第二石墨块,51—空隙,52—第二透盖,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装置与模具的配合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底座1上,连接上模11和下模12,包括:固定在下模12顶面的导柱2、固定在上模11底面的导套3,所述导柱2和所述导套3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千缘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千缘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7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织成像和参数检测系统
- 下一篇:探头和组织弹性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