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6811.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卢宁波;赵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8 | 分类号: | F16L9/18;F16L27/12;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固定 刚性 支撑 结构 真空 绝热 双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体,所述支撑连接体包括第一锥管,所述第一锥管套在内管外,外管套在第一锥管外,本实用新型在管路的弯头或者垂直处设置第一锥管用以将内管和外管连接,同时做刚性支撑,以使得内管和外管在此处的移动范围可控,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移动距离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壁管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
背景技术
在船舶LNG主机燃料存储及供给系统中存在超低温管路(设计温度为-165℃)。目前针对该温度等级的管路,普遍采用不锈钢管在通风管路(结构)中输送,此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对管路占用空间太大,管路维护保养极为困难;还有一种是用双层的管路(又称为双壁管,双层之间抽真空)对介质时进行输送,能方便管路的布置及后续的维护保养。
通常真空绝热双壁管内管与外管之间有环形腔,通过环形腔内抽真空来实现绝热,内管与外管之间靠内绝热支撑来隔绝内外管的热传递。由于双壁管内外管均为不锈钢管,在输送低温介质时必然存在温度差,必然导致内外管的伸缩量不同步,常规设置滑动支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较长的管路中,存在多个弯头或者垂直的管路;仅有滑动支撑导致内外管的相对位移不可控,产生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管路的弯头或者垂直处设置第一锥管用以将内管和外管连接,同时做刚性支撑,以使得内管和外管在此处的移动范围可控,防止内管和外管相对移动距离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体,所述支撑连接体包括第一锥管,所述第一锥管套在内管外,外管套在第一锥管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管与外管之间对接焊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管与内管之间搭焊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设置有若干段,第一锥管连接于外管的一端,相邻两段外管相靠近一端的外部设置有外管套。
一种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支撑连接体,所述支撑连接体包括第一锥管和第二锥管,所述第二锥管由第一锥管的较大开口一端向较小开口一端延伸而成,所述第二锥管与第一锥管连接一端为较小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一锥管套在内管外,所述外管套在第二锥管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锥管,第一锥管的较小开口端完全与内管固定,第一锥管的较大开口端完全与外管固定,此时第一锥管的形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在任意方向受力均不易发生形变,对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距离和位置保持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管路的弯头或者垂直处,大大避免内管和外管在此处相对移动过大造成的安全隐患;在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形槽尺寸较大时,还可设置第二锥管与第一锥管配合,形成一组合体固定在内管和外管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锥管和第二锥管形成组合体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内管;2、外管;3、第一锥管;4、外管套;5、第二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固定刚性支撑结构的真空绝热双壁管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6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血液采集的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通型男用接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