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05508.2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新航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B41F22/00;B01D53/00;B01D53/8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印花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烘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包括外仓,所述外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该布料印花烘干装置,通过排气管、负压风机、固定框、连接管、吸气管、通风管、光触媒蜂窝板和通孔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过滤装置内部的有毒气体,达到净化车间空气的目的,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一般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在烘干时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会造成生态环境被污染,并且还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问题,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态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以及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在加工时需要对布料上进行印花,以提高布料的美观度,为了布料上的印花快速干燥,则需要通过相应的烘干装置对布料的印花进行烘干。但是现有的布料印花烘干装置性能比较单一,烘干作业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印花后的布料其表面的印花墨在烘干时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这种气体会通过空气散播到车间内,操作人员长期吸入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具备环保等优点,解决了一般布料印花烘干装置不环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印花烘干装置环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包括外仓,所述外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外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负压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光触媒蜂窝板,所述通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外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斜纹管,所述外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外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辊轮,所述外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热圈,所述外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所述外仓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出料辊,所述外仓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外仓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导热圈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导热圈均为金属铁导热圈。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框的内部并延伸至连接管的顶部,且通风管与固定框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吸气管的连接处开设有交接口,且交接口的口径为五厘米至七厘米。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齿轮均与斜纹管的外壁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辊轮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圈,且防滑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布料印花烘干装置,通过排气管、负压风机、固定框、连接管、吸气管、通风管、光触媒蜂窝板和通孔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过滤装置内部的有毒气体,达到净化车间空气的目的,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一般布料印花烘干装置在烘干时所产生的有毒气体会造成生态环境被污染,并且还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问题,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新航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新航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55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