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剂分离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4826.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3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剂分离罐。包括一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有冷剂注入口(2),所述罐体(1)内部处于所述冷剂注入口(2)的上部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形成以下结构形式:所述挡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1);在所述挡板(3)的上部设置有抽吸装置(4),所述挡板(3)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剂注入口(2)至少50mm以上。本实用新型在冷剂注入口上部设置有挡板,这样在冷剂分离过程中,气体能从罐体的上部流出,而液体冷剂则从罐体的下部流出,挡板的存在则避免部分液体从罐体上部甩出,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而抽吸装置的存在则提供一定的吸力,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剂分离罐,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适用于制冷设备中。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需要分离进入到压缩机吸气口的混合制冷器,这种制冷器通道由气体和液体的制冷器组成,因此需要用制冷剂分离罐实现气体和液体制冷器的分离;现有的分离装置一般直接将混合的冷剂注入至分离罐中,通过简单的加入注入速度实现离心分离,现有的注入口一般是单口设置,制冷剂通过注入口同方向进入分离罐中,其分离单纯靠进入分离罐的速度,其分离效果不是很好,往往要经过多次分离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分离效率的一种冷剂分离罐。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剂分离罐,包括一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有冷剂注入口(2),所述罐体(1)内部处于所述冷剂注入口(2)的上部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形成以下结构形式:所述挡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1);
在所述挡板(3)的上部设置有抽吸装置(4),所述挡板(3)的高度高于所述冷剂注入口(2)至少50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冷剂注入口(2),所述冷剂注入口(2)切向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至少存在两个冷剂注入口(2)其开设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两个冷剂注入口(2),两个冷剂注入口(2)切向设置在所述罐体(1)上,两个冷剂注入口(2)的开设方向相反;
两个冷剂注入口(2)在竖直方向上存在高度差,其中处于上部的冷剂注入口(2)倾斜向下设置,处于下部的冷剂注入口(2)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两冷剂注入口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罐体(1)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可产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冷剂注入口上部设置有挡板,这样在冷剂分离过程中,气体能从罐体的上部流出,而液体冷剂则从罐体的下部流出,挡板的存在则避免部分液体从罐体上部甩出,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而抽吸装置的存在则提供一定的吸力,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至少两个冷剂注入口的设置,使得进入罐体内的冷剂能形成相互撞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分离一通过离心、二通过撞击实现气液分离,相比传统的结构形式,其分离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罐体、2为冷剂注入口、3为挡板、4为抽吸装置;
31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冷剂分离罐,包括一罐体1,所述罐体1上部设置有冷剂注入口2,所述罐体1内部处于所述冷剂注入口2的上部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形成以下结构形式:所述挡板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利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4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电动外摆门系统的箱体组件
- 下一篇:一种蒸汽氮气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