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书设备用纸张传输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4437.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6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枝江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姜荣华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书设 备用 纸张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书设备用纸张传输辊,包括传输辊本体,传输辊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弹性层,弹性层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耐磨层,传输辊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正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输辊本体、耐磨层、弹性层、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凹槽、第一定位孔、内六角螺栓、第一凹槽、第二定位孔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传输辊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且不易拆卸,既增加了使用成本,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书设备用纸张传输辊。
背景技术
印刷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或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在印刷过程中,尤其是印书的过程中,常需要用到纸张来进行印刷,所以纸张的传输尤为重要,在纸张传输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传输辊来传输纸张,而现有的传输辊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且不易拆卸,既增加了使用成本,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书设备用纸张传输辊,具备减震耐磨且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传输辊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且不易拆卸,既增加了使用成本,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书设备用纸张传输辊,包括传输辊本体,所述传输辊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耐磨层,所述传输辊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正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后端穿过第一定位孔并延伸至通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弹性层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cm-cm。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mm-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内六角螺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传输辊本体的底部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内六角螺栓的表面分别与第一定位孔和通孔的连接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离传输辊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与第二支撑杆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输辊本体、耐磨层、弹性层、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凹槽、第一定位孔、内六角螺栓、第一凹槽、第二定位孔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传输辊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且不易拆卸,既增加了使用成本,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避免内六角螺栓的前端裸露在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增加了该传输辊的美观性,通过设置弹性层,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外力对传输辊造成的损伤,通过设置耐磨层,能够增加传输辊的耐磨度,延长传输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枝江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枝江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4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