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铃薯种植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514.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2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芳;杨金硕;杨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伯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C23/04;C05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674108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种植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马铃薯种植大棚,该大棚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侧面的焚烧装置,位于主体内与焚烧装置连接工作的种植厢块,还包括设置在整个装置下端的灌溉装置。所述的主体内上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补光灯,种植厢块包括种植托盘、肥水层、支撑腿;整个种植厢块设置在主体下端左右两边。整个灌溉装置包括连接支管、抽水管、水泵、营养液添加槽、蓄水箱;本实用新型马铃薯种植大棚,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过程中,将大棚内枯叶干枯后进行焚烧处理后,经过冷却再次派送到肥水层作为肥料使用,达到回收利用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铃薯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粮食、蔬菜、饲料兼用的高产作物,由于块茎含有较多的淀粉、丰富的维生素和赖氨酸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具有粮食和蔬菜、水果多重特点的优良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现有技术中的马铃薯种植大棚,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马铃薯枯枝叶进行合理的处理,当需要对枯枝叶进行处理时,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添加肥料进行施肥时,还需要另外使用肥料进行,使用不方便的同时,耗费大量的种植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将大棚内马铃薯枯枝叶进行合理处理的马铃薯种植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
一种马铃薯种植大棚,该大棚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侧面的焚烧装置,位于主体内与焚烧装置连接工作的种植厢块,还包括设置在整个装置下端的灌溉装置。所述的主体内上端左右两边均设置有补光灯,种植厢块包括种植托盘、肥水层、支撑腿;整个种植厢块设置在主体下端左右两边。种植托盘与肥水层上下并立设置。种植托盘位于肥水层上端。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肥水层下端连接到主体底部。整个灌溉装置包括连接支管、抽水管、水泵、营养液添加槽、蓄水箱;连接支管与支撑腿连接固定,横向设置在主体下端左右两边;抽水管位于连接支管下端,连接在连接支管与水泵之间。所述的水泵位于营养液添加槽前端;营养液添加槽设置在蓄水箱前端抽水管上端相应位置。所述的蓄水箱设置在整个灌溉装置的最后端。
优选地,所述的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冷却塔、排料管、储料仓、送料管;整个焚烧炉设置在主体左右两边侧面相应位置,冷却塔位于焚烧炉下端排料管上相应位置;所述的排料管连接在焚烧炉与储料仓之间。所述的储料仓位于送料管前端。送料管连接在种植厢块下端肥水层与储料仓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水泵、营养液添加槽下端均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的种植厢块上支撑腿与连接支管连接固定形成一体,连接到肥水层内部。
本实用新型马铃薯种植大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整个大棚外端设置焚烧炉,在使用过程中,将大棚内枯叶干枯后进行焚烧处理后,经过冷却再次派送到肥水层作为肥料使用,达到回收利用的技术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浇灌水和营养液,减小劳动强度,提高滴灌效率,通过膜下滴灌,大大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马铃薯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伯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丽江伯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雾灯孔封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滑按摩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