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冶炼中脱氧用镍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061.5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杰;朱雄明;王小萍;罗通伟;鲁昕驰;吕惠杰;曹佳晨;张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久立永兴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陈晓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冶炼 脱氧 用镍盒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冶炼中脱氧用镍盒。所述镍盒包括位于顶部的封腔板和与所述封腔板焊固连接的主盒体,所述主盒体上至少包括一个向下凸起的口径逐渐向下缩小的导向盒腔部,所述主盒体的外表面上至少中下部焊固有纯铁块或纯铁板,所述封腔板为平板或向上拱起的弧形板。在真空感应炉制钢时为保证脱氧剂不会由于高温未接触到钢液就挥发,可采用将脱氧剂装入焊固的镍盒内,然后一同投入到钢液中进行脱氧。如制9Ni合金钢时可将易挥发的Ca、Ni‑Mg放入镍盒中再投入钢水中进行脱氧反应,可大大提高氧化效率。且镍盒的应用对于其他种类的镍基合金基本都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冶炼中脱氧用镍盒。
背景技术
影响真空感应炉普通钢产品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添加脱氧剂的种类及加入量,脱氧剂的加入时机,脱氧剂的加入方式;现有的脱氧剂的种类及加入方式如:真空感应炉常用脱氧元素主要有C、Si、Al、Ca、Ni-Mg五种,其中C是真空感应熔化期脱氧的主要元素,Si、Al、C是真空感应精炼期脱氧的主要元素,Ca、Ni-Mg是真空感应出钢期主要的脱氧元素。传统方法脱氧剂直接加钢液中极易造成部分脱氧剂未接触钢液便挥发掉造成脱氧剂用量加大增加成本同时脱氧效果不可控,易造成脱氧不充分倒制成品钢种氧含量不达标,无法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如像9Ni合金钢因其使用环境的特殊,对残余元素的控制要求极高,特别是气体含量:H≤1ppm,O≤15ppm,N≤20ppm,且9Ni合金钢对Si、Al含量控制要求极高,Si≤0.05%,Al≤0.005%,9Ni合金钢的品质在冶炼9Ni合金钢时精炼期将无法添加Si、Al两种脱氧元素,而Ca、Ni-Mg直接加入钢液极易未接触钢液便挥发了部分,按照目前传统冶炼方法,9Ni合金钢氧含量水平为25-30ppm,无法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冶炼中脱氧用镍盒。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金属冶炼中脱氧用镍盒,所述镍盒包括位于顶部的封腔板和与所述封腔板焊固连接的主盒体,所述主盒体上至少包括一个向下凸起的口径逐渐向下缩小的导向盒腔部,所述主盒体的外表面上至少中下部焊固有纯铁块或纯铁板,所述封腔板为平板或向上拱起的弧形板。
在真空感应炉制钢时为保证脱氧剂不会由于高温未接触到钢液就挥发,可采用将脱氧剂装入焊固的镍盒内,然后一同投入到钢液中进行脱氧。如制9Ni合金钢时可将易挥发的Ca 、Ni-Mg放入镍盒中再投入钢水中进行脱氧反应,可大大提高氧化效率。且镍盒的应用对于其他种类的镍基合金基本都适用。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上至少中下部开设有进液孔,且所述纯铁板上对应到进液孔的位置对应地开设有进液孔。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的外表面下部焊固有一块或多块支出于所述主盒体外表面的纯铁块,所述纯铁块由连接所述主盒体的根部向外截面积逐渐缩小、外端呈圆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的外表面覆贴地焊固有纯铁板,所述纯铁板围合成套壳套状套设于所述导向盒腔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为呈倒置的锥形的一体成型或多板拼接而成的主盒体,即所述主盒体包括一个导向盒腔部,所述封腔板的直径小于所述主盒体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与所述封腔板之间点焊连接,若所述主盒体为多板拼板则拼接板之间同样点焊连接,所述封腔板为向上拱起的弧形板。
作为优选,所述主盒体至少包括两个排开的导向盒腔部,所述主盒体包括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封腔板和侧板上或侧板之间的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侧板之间围合形成导向盒腔部,所述导向盒腔部内的导向尖腔相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封腔板和端板之间点焊连接。点焊连接可以在镍盒起到适度隔热的同时又能保证镍盒接触到钢液后快速渗入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久立永兴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久立永兴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