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2884.6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郑行;李林声;杨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8 | 分类号: | B01D29/58;B01D29/68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藻加 工用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环、加料口、安装头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支撑座底部的四边皆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座顶部的四边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柱之间支撑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板放置有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位置处过滤桶的正面皆固定安装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底部的端口塞有密封塞,且密封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三组过滤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微藻进行过滤,同时采用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孔径的分布情况可以保证微藻过滤的质量,不仅能够保证微藻过滤的效率,且能够保证微藻过滤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重要的光合微生物,在能量转化和碳循环中举足轻重。目前,微藻生物技术主要应用在固碳控污、生物质能源、食品、医药、饲料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制备等方面. 由于微藻在培养液中浓度低、粒径小,传统的沉降、离心等采收方法都存在效率低或成本高的限制,且大多只能获得单一大小的微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做到不同程度的过滤,实用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环、加料口、安装头和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支撑座底部的四边皆固定安装有支撑腿,且支撑座顶部的四边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柱之间支撑座的顶部通过支撑板放置有过滤桶,且固定架上方过滤桶的外侧边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过滤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加料口,且加料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过滤桶内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扇形排料口,所述过滤桶的内部通过安装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且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位置处过滤桶的正面皆固定安装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底部的端口塞有密封塞,且密封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拉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且支撑脚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脚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桶正面的两侧皆设有反冲洗孔,且反冲洗孔位置处过滤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内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皆采用漏斗形状的结构,且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以及第三过滤装置中央位置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状过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藻加工用过滤装置设置的三组过滤装置可以对不同规格的微藻进行过滤,同时采用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孔径的分布情况可以保证微藻过滤的质量,不仅能够保证微藻过滤的效率,且能够保证微藻过滤的质量,设置的扇形排料口可以将微藻原料均匀的注入到过滤桶内,降低了过滤过程中发生堆积堵塞的情况,同时设置的反冲洗孔可以接通冲洗水管对过滤装置中的过滤网进行反冲洗,进而方便清理,同时整个过滤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拆卸,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2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