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艾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01654.8 | 申请日: | 201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孔荣顺;芝永峡;韩高芬;张文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荣顺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N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 地址: | 7316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艾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红外线艾灸装置,包括红外线照射部件、艾灸部件、调节部件和底座,调节部件还包括竖直连接杆和水平连接杆,调节部件用于调节红外线照射部件和/或艾灸部件相对于底座的垂直距离,或相对于竖直连接杆的水平距离,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体表皮烫伤或者可以避免艾灸温度不够导致的艾灸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艾灸部件的底部设置有吸附探脚,吸附探脚靠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感温部件,感温部件检测艾灸部位处的艾灸温度信息并生成温度告警以提示使用者,可以有效地防止使用者的表皮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艾灸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艾灸法的最大缺陷是很难控制艾灸的温度,容易造成人体烫伤,而且人工成本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机械式的模拟法,它通过机械的螺旋结构调节点燃后的艾条与人体表面距离控制温度,这种控温法相比于人工经验判断艾条与人体表面的距离控制温度来说,温控精度较高。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88238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红外线艾灸装置,包括底座、伺服电机、支撑杆、活动杆、支撑架、螺纹孔、密封盖、通孔、红外线灯组、加热器和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顶部安装的螺纹杆转动,通过与底部设置了螺纹孔的活动杆配合,带动螺纹杆在支撑杆内上下移动,完成高度的调节,便于调节红外线艾灸装置与患者穴位的高度,保证治疗效果;艾罐内的艾绒经过加热器加热,随着红外线灯光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底部的布罩保持药效。
然而,上述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三点缺陷:
其一,上述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其红外线灯组与艾罐均设置在外壳内,艾罐配合红外线艾灸装置的红外线灯光刺激人体穴位或者特殊部位,来进行艾灸治疗。因此,该专利的红外线艾灸装置,其红外线灯组和艾罐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不能很好地满足某些实际场合下只需要进行红外艾灸治疗或者只进行艾灸治疗的需求。
其二,上述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无法准确测定治疗者艾灸皮肤表面处的温度,仍然存在治疗者皮肤被烫伤的风险,使得艾灸治疗体验不佳。
其三,上述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顶部安装的螺纹杆转动,通过与底部设置了螺纹孔的活动杆配合,带动螺纹杆在支撑杆内上下移动,完成高度的调节,便于调节红外线艾灸装置与患者穴位的高度,保证治疗效果。虽然较高精度地控制了红外线艾灸装置与人体表面的距离以控制艾灸温度,防止人体表皮烫伤,但是该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无法转换红外线艾灸装置与人体表皮所成的角度,红外线艾灸装置在人体表皮上形成的艾灸接触面积仅仅是红外线艾灸装置与人体表皮对应所成的艾灸面积。因此该专利公开的红外线艾灸装置与人体表皮所形成的艾灸接触面积固定、不可调,且艾灸接触面积较小,艾灸其他人体位置时,需要将红外线艾灸装置整个拿起后再贴合在另外位置,艾灸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线灯组和艾罐是配合在一起使用的,不能很好地满足某些实际场合下只需要进行红外艾灸治疗或者只进行艾灸治疗的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艾灸装置,包括红外线照射部件、艾灸部件、调节部件和底座,其中,调节部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的竖直连接杆和在水平方向上设置的水平连接杆,竖直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红外线照射部件和艾灸部件分别通过水平连接杆与竖直连接杆连接,且在竖直方向上艾灸部件位于红外线照射部件和底座之间;其中,竖直连接杆用于调节红外线照射部件和/或艾灸部件相对于底座的垂直距离,水平连接杆用于调节红外线照射部件和/或艾灸部件相对于竖直连接杆的水平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荣顺,未经孔荣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1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糖果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