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维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0537.X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0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其安;张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同坤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499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路面 渗漏水 维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维修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其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砼层和面层,所述的砼层上表面开设有嵌设槽,嵌设槽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嵌设槽开设有至少两个,且相邻的两个嵌设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的嵌设槽内嵌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底面上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沿着导流槽的底面依次排布,基层内埋设有排水管,导流管远离导流槽的一端连接至排水管,所述的砼层上表面和面层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层,嵌设槽和导流槽之间设置有防水砂浆层。有效降低隧道路面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隧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渗水维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维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隧道地质、设计与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隧道的病害日益突出。尤其是隧道填充层混凝土标号较低,渗流不易被察觉,只有的那个洞内路面铺筑完成且干燥后,再经过汛期和雨季,路面渗流的病害才会显露出来。对于运营中的隧道路面如果产生了水害,出现隧道路面渗水或者漏水的现象,时间一长,隧道线路的稳定性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时还会中断行车,给交通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降低隧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维修结构,能够有效降低隧道路面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隧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路面渗漏水维修结构,包括路面本体,其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砼层和面层,所述的砼层上表面开设有嵌设槽,嵌设槽垂直于路面本体的中心线,嵌设槽开设有至少两个,且相邻的两个嵌设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的嵌设槽内嵌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底面上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沿着导流槽的底面依次排布,基层内埋设有排水管,导流管远离导流槽的一端连接至排水管,所述的砼层上表面和面层下表面之间设置有防水层,嵌设槽和导流槽之间设置有防水砂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路面本体上存在积水时,水沿着面层渗入砼层内,并沿着防水层流至嵌设槽内,嵌设槽内的导流槽与嵌设槽内壁之间通过防水砂浆层进行密封处理,使水流至导流槽内。导流槽内的水沿着导流管流至排水管内并排走,能够有效降低隧道路面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现象,提高了隧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嵌设槽内固定设置有支撑网层,所述的支撑网层两侧侧边埋设在砼层内,且支撑网层位于导流槽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导流槽嵌设在嵌设槽内,并继续铺设面层时,能够有效的对面层进行支撑,很好的保护了嵌设槽内部的结构。便于路面本体进行后续的铺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嵌设槽的横截面呈方形,导流槽底面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导流槽的宽度小于嵌设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者导流槽和嵌设槽之间间隔有一定间隙,且间隙内填充防水砂浆。这样的结构提高了防水砂浆所填充的量,能够起到粘附导流槽的作用,且粘附的力更大,不易在铺设路面本体的时候出现导流槽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流槽的底面上连接有至少两根导流管,且相邻两根导流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根导流管出现堵塞的现象时,另一根导流管依然能够正常的进行排水,提高了导流槽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层内埋设有两根排水管,排水管在路面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根,一个导流槽所连接的导流管分为两组,其中位于中心线一侧的为一组,位于中心线和中心线另一侧的为一组,一组导流管与其所在一侧的排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路面本体上的水流分为两份,路面本体左侧的水流从路面本体左侧的排水管排走,路面本体右侧的水流从路面本体右侧的排水管排走。提高了排水的速度和效率,不易出现因为排水速度慢,导致路面存在积水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同坤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同坤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0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