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9993.7 | 申请日: | 201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0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亮;徐明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41/00;B24B47/22;B24B49/1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六安百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7 | 代理人: | 吴强;温转萍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气 自动控制 气缸 垫片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装载装置、第一滑台、加工仓、第二固定板、吸尘装置、抛光机构和控制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导轨和驱动第一滑台的第一电机,第一滑台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上,第一滑台一端与装载装置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一抛光电机、第二抛光电机、用于固定第一抛光电机的第一支撑板、用于固定第二抛光电机的第二支撑板和行程开关,第一抛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一轴,第二抛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二轴,第一轴远离第一抛光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抛光刷;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可以实现多个垫片同时抛光,可靠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垫片抛光加工机械以人工操作简单机械为主,电气控制由继电器控制系统来完成。但结构复杂、价格低廉,灵活性差、逻辑能力低。另外连接线较多且复杂,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可以实现多个垫片同时抛光,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包括机架、装载装置、第一滑台、加工仓、第二固定板、吸尘装置、抛光机构和控制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导轨和驱动第一滑台的第一电机,第一滑台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上,第一滑台一端与装载装置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一抛光电机、第二抛光电机、用于固定第一抛光电机的第一支撑板、用于固定第二抛光电机的第二支撑板和行程开关,第一抛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一轴,第二抛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二轴,第一轴远离第一抛光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抛光刷,所述第二轴远离第二抛光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抛光刷,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第一抛光电机和第二抛光电机外周分别设置有噪音防护罩。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三滑台,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抛光电机、第二抛光电机、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电机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装载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夹取垫片的第一夹具,加工仓一侧开设有用于装载装置进入加工仓的第一门,所述装载装置上设置有光电发射器,第一门上设置有接收所述光电发射器发射信号的光电接收器,第一门与加工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吸尘装置一侧联通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另一端联通有吸尘口,吸尘口与加工仓联通。
进一步地,机架上设置有急停按钮,第一抛光刷至少两个,第二抛光刷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可以实现多个垫片同时抛光,提高了装置的垫片抛光量并节省了能源,设置有急停按钮,减小危险造成的损失;为了增加系统可靠性和减少误操作,系统的开始按钮为双重触发串联控制。只有当两个按钮同时按下时才能启动程序,此方式减少了外界干扰造成的误动作;除尘器的设置保护了环境;第二滑台和第三滑台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轴和第二轴上的抛光刷的上下移动,实现垫片的全方位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电气自动控制的气缸垫片用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控制器,3、第一固定板,4、第一导轨,5、装载装置,6、第一夹具,7、第一滑台,8、第一门,9、加工仓,10、第一抛光电机,11、第二抛光电机,12、第二滑台,13、第一支撑板,14、第一轴,15、第二固定板,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吸尘口,19、吸尘装置,20、第一抛光刷,21、第二抛光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9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