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6336.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贺智威;汪才辉;何兴联;李峰;谭候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运装置,一种转运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第一架体,第一架体至少具有一框架结构;与第一架体活动连接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控制第一架体进行上升或下降的行程运动;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固定于配送柜;第二架体对接第一架体且与第一架体活动连接固定。在收集物料时物料可以直接导入支架,导入后支架与物料托板固定并进行转运,转运时通过升降装置将物料与地面分离,这样既无需搬动物料,又可以实现对物料与地面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物料转运是将物料从一个所在地转移到另一个所在地,除了集中转运的场合,在实际情况下,经常出现物料分散但是却需要转运的情况,有的工厂采取的自动化的机械臂,机械臂模拟人工进行搬运,其过程效率较低,且设备成本较高,不适合进行推广,现有的转运装置一般都采用人工搬运转移到转运装置后运输的方法,该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人力成本高且繁琐,且由于物料不能直接在地面上进行入位后脱离地面进行运输,转运时必须搬动物料,给转运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转运需要搬动物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转运需要搬动物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包括:
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至少具有一框架结构;
与第一架体活动连接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架体进行上升或下降的行程运动;
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固定于配送柜;
所述第二架体对接所述第一架体且与所述第一架体活动连接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架体还包括:半导体固锁装置,所述半导体固锁装置将第二架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架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架体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的框架结构内,且与框架在水平方向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装置具有三组,分别为: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及第三感应装置分布于所述框架结构的长度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架体中设置与所述感应装置无线感应的第四感应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行程推杆、升降电机、前固定端及后固定端;所述后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机器人本体,所述后固定端连接所述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连接所述行程推杆,所述行程推杆连接所述前固定端,所述前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架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架体还具有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架体内相应的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定位装置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架体还具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被配置为引导所述第二架体准确的对接所述第一架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矩形主框架、对接框架;所述矩形主框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对接框架,所述对接框架呈梯形,所述梯形的对接框架的长底边固定连接所述矩形主框架,所述梯形的对接框架的短底边的两端被配置为圆润的钝角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具有平衡调节装置,所述平衡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在升降或下降过程中,保持第一架体处于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6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