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卡片式指纹辨识汽车感应钥匙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3047.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群弼;卢恩嵘;钟于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精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44260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尤庆 |
地址: | 5239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本体 微处理芯片 无线通讯芯片 本实用新型 指纹芯片 云端 配对 窃取 数据信息发送 用户身份识别 用户身份信息 电池输出端 电信号连接 非接触卡片 线路板 感应钥匙 用户车辆 指纹辨识 输入端 失窃 解锁 运算 匹配 资讯 电池 芯片 钥匙 汽车 保证 安全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卡片式指纹辨识汽车感应钥匙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电池、微处理芯片、线路板、无线通讯芯片和指纹芯片,所述电池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片本体中设有的微处理芯片、无线通讯芯片和指纹芯片,使得用户在通过时本芯片本体时能够将数据信息发送至云端,通过云端运算获取资讯时能够在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同时还能够对用户以及用户的车辆进行配对,当配对成功后方可对车辆实施解锁,使得当用户的钥匙失窃或用户身份信息被窃取时,用户所匹配的车辆亦无法开启从而有效的保证用户车辆的安全避免被窃取的风险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钥匙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卡片式指纹辨识汽车感应钥匙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早已成为各地区用户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工具,通过汽车的驾驶能够有效的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的前往各地区进行转移,给各区域用户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汽车在驾驶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启,其中钥匙是启动汽车最为常用的开启手段,但现有技术中针对汽车使用的解锁装置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
现有技术中汽车解锁装置包含实体钥匙、红外线遥控开关以及近场通讯感应解锁,当解锁装置失窃时他人即可通过失窃的解锁装置对车辆实施解锁从而导致车辆极易发生失窃事故,而在将指纹信息存储至解锁装置中仍旧会导致因用户身份信息失窃而导致车辆失窃的情况发生故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卡片式指纹辨识汽车感应钥匙芯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卡片式指纹辨识汽车感应钥匙芯片,包括芯片本体,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电池、微处理芯片、线路板、无线通讯芯片和指纹芯片,所述电池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芯片输入端电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芯片与所述线路板电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讯芯片与所述线路板电信号连接,所述指纹芯片与所述线路板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芯片本体呈矩形,所述芯片本体一侧涂抹有限位安装条纹,所述限位安装条纹呈四棱柱型。
优选的,所述芯片本体另一侧涂抹有定位安装线圈,所述定位安装线圈用于作为信号线的安装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芯片与云端电信号连接,且所述无线通讯芯片还包括BLUETOOTH模块,所述BLUETOOTH模块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路板形态呈矩形,所述线路板边长尺寸不大于所述芯片本体边长尺寸,所述线路板位于芯片本体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指纹芯片与所述无线通讯芯片电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片本体中设有的微处理芯片、无线通讯芯片和指纹芯片,使得用户在通过时本芯片本体时能够将数据信息发送至云端,通过云端运算获取资讯时能够在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同时还能够对用户以及用户的车辆进行配对,当配对成功后方可对车辆实施解锁,使得当用户的钥匙失窃或用户身份信息被窃取时,用户所匹配的车辆亦无法开启从而有效的保证用户车辆的安全避免被窃取的风险从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图。
图中:1-芯片本体;11-电池;12-微处理芯片;13-线路板;14-无线通讯芯片;15-指纹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精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精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3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