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能减震的锚杆锚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2423.5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8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宇亮;李聪;程学明;赵炼恒;鲁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张文君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锚杆锚头 装置 | ||
1.一种吸能减震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锚头装置包括锚杆(6)、固定螺帽(3)、摩擦型阻尼器(2)、套筒(1)、弹簧(4)、弹簧垫层(5)、膨胀螺栓(7)和套筒紧箍结构(8);所述锚杆(6)靠近上方端头的位置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螺帽(3)上设有与锚杆(6)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固定螺帽(3)的下方且在锚杆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垫层(5),弹簧(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螺帽(3)和弹簧垫层(5)上;所述摩擦型阻尼器(2)设置在固定螺帽(3)径向外侧,摩擦型阻尼器(2)由径向内外设置的多层摩擦片相叠而成,所述摩擦型阻尼器(2)的最内侧摩擦片的内侧面与固定螺帽(3)的外侧面相贴合,摩擦型阻尼器(2)的最外侧摩擦片的外侧面与套筒(1)的内壁面相贴合;所述套筒(1)由两个半圆筒组成,所述套筒(1)通过套筒紧箍结构(8)来收紧两个半圆筒,进而调节摩擦型阻尼器(2)内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套筒(1)底部径向向外固定延伸设置有带孔托盘(13),数个膨胀螺栓(7)用来固定弹簧垫层(5),数个膨胀螺栓(7)用来固定所述带孔托盘(13),进而用来固定套筒(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型阻尼器(2)的材质为石棉摩擦材料或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内侧摩擦片的内侧面与固定螺帽(3)的外侧面之间、最外侧摩擦片的外侧面与套筒(1)的内壁面之间均有相互匹配的纹路,从而使得最内侧摩擦片的内侧面与固定螺帽(3)的外侧面、最外侧摩擦片的外侧面与套筒(1)的内壁面在固定后均不会产生相对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顶部还设有盖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型阻尼器(2)为5~8层半圆筒状的摩擦片组成,每层摩擦片的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紧箍结构(8)设置在套筒(1)上,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圆筒的两条侧边上的紧箍环,使用时套筒(1)的两个半圆筒相对围成圆筒,两个螺栓分别穿过分别位于两个半圆筒上的紧箍环,将套筒(1)箍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紧箍结构(8)包括两块半片抱箍,两块半片抱箍均呈半圆环状,对合后通过螺栓将套筒(1)箍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和带孔托盘(13)一体化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螺帽(3)和弹簧垫层(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24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锯片磨齿机的锯片夹具
- 下一篇:一种圆锯片快速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