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液体刀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专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92293.5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8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杨;周宇;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1D7/04 | 分类号: | C21D7/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液体 冲击 金属材料 表面 纳米 专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声液体刀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专用装置。该装置的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变幅杆、超声换能器,液体刀装置包括液体刀进液管、冲击液体箱、液体刀喷嘴、液体刀增压箱,超声换能器的输入端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超声换能器输出端通过超声变幅杆伸至冲击液体箱内,冲击液体箱的一侧与液体刀进液管的一端相通,液体刀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液体刀增压箱相通,冲击液体箱的底部与液体刀喷嘴相通,液体刀喷嘴的下方与金属板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材料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加工,使材料表层晶粒尺寸由表面至内部依次为纳米尺寸晶粒、亚微米尺寸晶粒、变形晶粒及初始晶粒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声液体刀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类金属材料表面形成梯度结构的方法主要有:
①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是通过高速运动的弹丸撞击被处理材料表面,在材料表层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引入大量的缺陷,如:位错、孪晶、剪切带等,当位错密度足够大时发生位错湮灭、重组,形成纳米尺寸晶粒,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呈逐渐增大的梯度结构。优点:材料整体疲劳性能提高,纳米结构表层具有较高扩散能力,有利于低温渗氮等化学处理。缺点:被处理材料表面粗糙度较大,加工效率低。
②滚压方法
滚压方法的实施主体是滚压刀具,它是一种压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属在常温状态的冷塑性特点,通过滚压刀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动,填入到原始残留的低凹波谷中,而达到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由于被滚压的表层金属塑性变形,使表层组织冷硬化和晶粒变细,形成致密的纤维状,并形成残余应力层,硬度和强度提高,从而改善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配合性,滚压是一种无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优点: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提高表面硬度,提高疲劳性能,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缺点:滚压技术的优势在于使工件的表面光洁度提高,至于提高表面硬度及疲劳性能是有限度的,因为滚压技术是不可能使工件表面形成纳米晶体结构,甚至不能形成亚微米结构。根据Hall-Petch关系,金属材料的强度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大,所以滚压技术对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是有限的。
③表面机械碾压方法(SMGT)
表面机械碾压方法是通过刀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流变而使组织发生晶粒细化,从而提高工件表面的强度和耐磨性。优点:可以使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成纳米梯度组织,表面光洁度比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要好,加工后的屈服强度和疲劳性能比加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缺点:加工后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还是不够好,加工效率低,对工件外形尺寸有较高要求,很难加工复杂工件,加工温度高,需要复杂的降温系统,加工耗能高。
④表面机械滚压(SMRT)
表面机械滚压方法类似于表面机械碾压法,这种方法刀具前段有一套可旋转滚珠,用来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摩擦。优点:可以使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形成纳米梯度组织,表面光洁度比表面机械研磨处理方法要好,加工后的屈服强度和疲劳性能比加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缺点:加工效率低,对工件外形尺寸有较高要求,很难加工复杂工件,加工温度高,需要复杂的降温系统,加工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圆棒型工件、大平面平板状工件、不规则复杂工件等超声液体刀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专用装置,通过在材料表层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使材料表层晶粒尺寸由表面至内部依次为纳米尺寸晶粒、亚微米尺寸晶粒、变形晶粒及初始晶粒组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液体刀冲击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专用装置,包括液体刀装置及超声波发生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2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智能调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色照明LED灯条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