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料信息化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0838.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闫保林;魏晓盼;霍巍;李广营;陈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28 | 分类号: | B07C5/28;B07C5/342;B07C5/38;B07C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6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料 信息化 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料信息化管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料过程容易出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信息管理控制装置、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均与信息管理控制装置相连接,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之间设有运输机构。所述信息管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显示器和警报器,扫码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器和警报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信息管理控制装置用于存储物料信息并控制扫码机构、称量机构和运输机构的运动,实现对物料的信息确认、重量比对和实时运输的操作,这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有效避免物料配错,提高配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配料信息化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多样性和需求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企业对产能也提出更高要求。由于规模产能增大,生产过程管理难度随之增加,配料环节是产品生产质量的核心管理工序,如果配料环节出现差错将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失。现有配料方式是人工单一逐个配料、称重;没有监控、管理系统,更没有二次复称装置进行复查,很容易造成配错或称错的问题,市场上缺少一个有效的配料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料信息化管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料过程容易出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料信息化管理装置,包括信息管理控制装置、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均与信息管理控制装置相连接,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之间设有运输机构。
所述信息管理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显示器和警报器,扫码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显示器和警报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扫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设有水平丝杆,水平丝杆与设置在连接座上的小电机相连接,水平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座,丝座上设有条码扫描器,条码扫描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的后端铰接有挡板,挡板通过第一气缸与第一支架相连接。
所述称量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前端铰接有接收板,接收板通过第二气缸与第二支架相连接,第二支架上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支座的侧壁上设有水平气缸,水平气缸的自由端设有推板。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皮带输送机,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位于机架的同侧,皮带输送机与控制器相连接,皮带输送机位于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的下方且分别与扫码机构和称量机构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信息管理控制装置用于存储物料信息并控制扫码机构、称量机构和运输机构的运动,实现对物料的信息确认、重量比对和实时运输的操作,这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进行二次复查,有效避免物料配错,提高配料效率,实现物料系统化管理,是企业配料工序的一大创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扫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称量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0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