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燃气红外取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0436.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嵩;张文静;王新如;裴斐;屠振霆;于浩玮;王洪伟;刘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0;F24D19/06;F24D19/10;F23D14/18;F23D14/46;F23L5/02;F23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大 空间 燃气 红外 取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燃气红外取暖装置,包括半包围外壳,所述半包围外壳的安装腔内通过支架固定有发光板,所述发光板的后侧与燃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半包围外壳的后侧设置有送风机,所述发光板、送风机、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燃气代替电暖器产生红外线采暖,具有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热量补充效果好的优势,还具有安装迅速、操作简便、不占用墙面空间、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燃气红外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高大空间建筑在建筑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生产厂房、飞机库、体育馆等均属于高大空间之列。国内高大空间的采暖方式长期处于以传统的空气对流采暖为主。为了达到一定的供热效果,必须加热建筑物里所有的空气,通过热空气将热量传给人或物体。这种采暖方式对热能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在高大空间中,空气分层严重,上热下冷,导致屋顶散热大,同时门窗等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大。导致高大空间中热能的损失很大。
针对这种现状,引进较先进的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通过红外线辐射,与人体直接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起到单独加热人体的作用,减少热量损失。
国内虽有通过燃气红外线辐射系统采暖的先例,但类似的取暖装置在结构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控制装置温度的方式单一,热效率低。由于市面上存在的类似供暖系统仅通过控制燃气的通入速率来控制装置内部催化反应速率从而控制温度。而空气作为参与催化反应的物质不能稳定持续的供给导致燃气不能完全反应,热效率不高。第二,散热装置性能过差。红外辐射系统工作的高温环境极易损害零部件,装置对排风等零部件的反复启停的要求很高。若散热装置选用的材料性能不适宜,便会大大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燃气红外取暖装置,解决现有燃气红外采暖设备控温方式单一,热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大空间的燃气红外取暖装置,包括半包围外壳,所述半包围外壳的安装腔内通过支架固定有发光板,所述发光板的后侧与燃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燃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半包围外壳的后侧设置有送风机,所述发光板、送风机、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板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中的隔离棉、发热组件和催化媒介,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隔离棉和所述催化媒介之间,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有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安装在所述金属外壳的开口侧实现封闭,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有燃气入口,所述燃气入口与所述燃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媒介包括催化载体和催化剂,所述催化载体为碳纸或石棉网,所述催化剂为均匀覆盖在所述催化载体上的金属铂。
再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管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电加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隔离棉上,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管道与公共燃气管道相连通。
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室内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未经苏州卡泰里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0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琴琴谱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地板用分切成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