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种钢结构件传输抓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0246.7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平;赵彦林;张斌;周天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钢联金属部件(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钢结构 传输 抓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结构件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特种钢结构件传输抓手,包括架体、第一抓手单元、第二抓手单元、第三抓手单元和快换接头,其中架体包括一个中梁架和两个侧梁架,两个侧梁架分设于中梁架两侧,在所述侧梁架的自由端设有第一抓手单元,在所述侧梁架的中部设有第二抓手单元,在所述侧梁架与中梁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三抓手单元,并且两个侧梁架上的第一抓手单元、第二抓手单元、第三抓手单元以中梁架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机械手完成工件的传输动作,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结构件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特种钢结构件传输抓手。
背景技术
由于特种钢具有轻质化、高强度等特点,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特种钢结构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特种钢结构件的加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现有技术多采用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方式进行生产,并且机械手也逐步应用于结构件生产线中,而工件模具如何顺利配合机械手完成生产过程中的传输动作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钢结构件传输抓手,能够配合机械手完成工件模具的传输动作,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特种钢结构件传输抓手,包括架体、第一抓手单元、第二抓手单元、第三抓手单元和快换接头,其中架体包括一个中梁架和两个侧梁架,两个侧梁架对称设于中梁架两侧,在所述侧梁架的自由端设有第一抓手单元,在所述侧梁架的中部设有第二抓手单元,在所述侧梁架与中梁架的连接处设有第三抓手单元,并且两个侧梁架上的第一抓手单元、第二抓手单元、第三抓手单元以中梁架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设置。
在所述侧梁架上设有第二抓手单元安装梁。
所述侧梁架远离第一抓手单元的一端设有第三抓手单元安装梁与所述中梁架固连。
所述第一抓手单元、第二抓手单元、第三抓手单元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杆、安装座、驱动气缸、固定夹爪和活动夹爪,其中连接杆上端固装于对应侧的侧梁架上,所述安装座安装于连接杆上,固定夹爪和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活动夹爪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活动夹爪通过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转动。
所述安装座与连接杆相连的通孔外侧设有开口,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夹紧所述开口的紧固螺钉。
所述连接杆呈L型,且所述连接杆的竖杆上端固装于对应侧的侧梁架上,所述连接杆的横杆与所述安装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机械手完成工件模具的传输动作,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2、本实用新型各个抓手单元中的安装座可根据需要转动调整位置,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对象示意图。
其中,1为侧梁架,2为中梁架,3为第一抓手单元,4为第二抓手单元,5为第三抓手单元,6为快换接头,7为第二抓手单元安装梁,8为第三抓手单元安装梁,9为连接杆,10为紧固螺钉,11为安装座,111为凸块,12为驱动气缸,13为活动夹爪,14为固定夹爪,15为机械手,16为连接接头,17为工件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钢联金属部件(沈阳)有限公司,未经奥钢联金属部件(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0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
- 下一篇:一种雨水篦子防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