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9872.4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王发俭;王崇展;邴守庆;陈同军;周江坤;邹成功;许文强;李恕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机构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模具内,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远离转动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件的成型件;模架分离件,所述模架分离件用于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上升运动时使所述成型件的型腔分离,下降运动时不干涉所述成型件的型腔复位闭合。本脱模机构,结构简单,传动方式稳定,失效率低,性能可靠,既不需要价格高昂的先抽机构,也不需要人工取件,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有效的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模机构,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结构越趋复杂。对于一些腕带表带类注塑件,由于其材质为软胶且倒扣量大,造成脱模困难。
传统的脱模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人工手撕的方式直接取件并摆盘,其缺点是后期生产时人工费用较高,由于需要人员进入机台取件所以工作危险系数较高;
另一种是模具设计先抽芯机构,生产时使用机械手取件并摆盘,其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稳定性较低,且模具成本较高,影响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脱模机构,旨在实现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模机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模具内,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远离转动端的端部设有用于形成注塑件的成型件;
模架分离件,所述模架分离件用于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上升运动时使所述成型件的型腔分离,下降运动时不干涉所述成型件的型腔复位闭合。
可选地,所述模架分离件为杆件结构,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之间形成作用腔,所述杆件穿过所述作用腔;
所述作用腔包括连通的大腔及小腔,所述杆件的直径小于大腔的口径且大于小腔的口径。
可选地,所述脱模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升降运动。
可选地,所述成型件与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远离转动端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件为销轴,所述销轴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的外周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的外周侧包括与所述销轴适配的导向段及与所述销轴分离的避让段。
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公模及顶针板,还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脱模机构,所述公模具有适配所述第一脱模架及所述第二脱模架的容纳腔,且所述成型件凸出于所述公模,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于顶针板;在所述顶针板的带动下,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在所述容纳腔内升降运动。
可选地,当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导向件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公模上。
可选地,所述模架分离件设置于所述公模上。
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具有阻挡台阶,所述第一脱模架及第二脱模架远离转动端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台阶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9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料带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线切割机的喷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