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转运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8980.X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秦艳;刘传刚;刘国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艳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转运床,包括转运床本体和“凹”型遮雨板,转运床本体包括床板和运输板,床板的底部以及运输板的顶部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滑槽内对称设置有滑块,滑块通过缓冲弹簧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滑块之间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的侧面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L”型移动杆,“L”型移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顶端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U”型夹;所述床板和运输板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凹”型遮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凹”型辅助板,“凹”型遮雨板和“凹”辅助板的内侧固定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条形滑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转运床,属于转运床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运床是用来将不便行走病人转运至治疗室内的一种设备,现有的转运床都会安装移动轮来方便移动但是却不具备减震缓冲作用,当转运床在不平坦的路面移动时会对病人造成颠簸从而造成二次伤害;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往往需要输液,现有的转运床不具有放置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手持输液瓶很不方便;在病人转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阴雨天气,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给病人撑伞给转运过程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转运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转运床包括转运床本体和“凹”型遮雨板,转运床本体包括床板和运输板,床板的底部以及运输板的顶部开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滑槽内对称设置有滑块,滑块通过缓冲弹簧与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滑块之间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的侧面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L”型移动杆,“L”型移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顶端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有“U”型夹;所述床板和运输板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导向块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凹”型遮雨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凹”型辅助板,“凹”型遮雨板和“凹”辅助板的内侧固定有与导向槽相匹配的条形滑块。
优选的,所述“L”型移动杆的顶端开设有转向槽,转向槽的内壁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齿牙,齿牙通过复位弹簧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的底端固定有转动盘,转动盘的侧面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体积与齿牙之间的间隔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运输板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固定有移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转运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可以对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病人受到二次损伤;该转运床便于放置输液瓶从而便于病人在转移过程中进行输液,该转运床设置有“凹”型遮雨板可以在阴雨天气为病人挡雨。使用时,可以先将病人抬入该转运床上,根据病人输液的部位通过移动“L”型移动杆来调节输液瓶的位置,通过转动转向轴来实现调节输液瓶的输液角度由于齿压是转动设置在凹槽内且通过弹簧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的,所以限位块可以在转向槽内转动同时对限位块具有一定固定作用进而对输液瓶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当在转运过程中遇见阴雨天气可以移动“凹”型遮雨板使得“凹”型辅助板运动至导向槽顶端,然后转动“凹”型遮雨板使两块“凹”型遮雨板相互贴合即可实现对病人的挡雨功能。
本实用新型设置携带方便,安全性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槽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凹”型遮雨板和“凹”型辅助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艳,未经秦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8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书馆阅读用可调式书档
- 下一篇:一种固液耦合相似材料标准试件吸水率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