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卷簧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8223.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1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琳舒;柳国庆;张威;史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2 | 分类号: | F16F1/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禾唯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 代理人: | 唐伟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缘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卷簧,涉及一种卷簧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轮缘和支杆,轮缘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根支杆,支杆均焊接设置在固定环的四周,固定环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个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均焊接设置有卷簧片,卷簧片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均焊接设置在固定轴一端的四周,固定轴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使该卷簧的弹力大大增强,也能够使产品寿命大大增加,同时,也能够避免卷簧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弹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卷簧。
背景技术
卷簧,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持续提供较大的恢复力,能够在机械部件一次行程完成后,将部件回复原位,以准备下次行程。卷簧一般是在不用电能的情况下,目前广泛应用于作为微小型机械的动力来使用,大多数的卷簧可以用作在一定的范围内用它来实现自动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卷簧,使其结构简单,能使该卷簧的弹力大大增强,也能够使产品寿命大大增加,同时,也能够避免卷簧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弹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缘润滑装置卷簧,其中,包括轮缘和支杆,所述轮缘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根支杆,所述支杆均焊接设置在固定环的四周,所述固定环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均焊接设置有卷簧片,所述卷簧片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均焊接设置在固定轴一端的四周,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卷簧片、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固定块均以所述固定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在所述固定轴四周。
优选的,所述卷簧片呈十字排列,并且所述卷簧片呈曲面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十字排列,并且所述固定板呈曲面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呈十字排列。
优选的,所述卡块呈六边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使该卷簧的弹力大大增强,也能够使产品寿命大大增加,同时,也能够避免卷簧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弹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轮缘1和支杆2,轮缘1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根支杆2,其能将轮缘1固定在固定环3中,支杆2均焊接设置在固定环3的四周,固定环3的内壁焊接设置有四个固定板4,固定板4的表面均焊接设置有卷簧片5,卷簧片5的一端均焊接设置有固定块6,固定块6均焊接设置在固定轴7一端的四周,固定轴7的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卡块8。
其中,卷簧片5呈“十字”排列,且卷簧片5呈“曲面”状,其能大大增加卷簧的弹力的同时,卷簧片5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固定板4呈“曲面”状,固定板4呈“十字”排列,其用于将卷簧片5固定在固定环3内壁,固定块6呈“十字”排列,其用于将卷簧片5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轴7中,卷簧片5、固定板4和固定块6均以固定环3的圆心为中心环绕在固定轴7四周,卡块8呈“六边形”状,其能很好的将固定轴7固定在设备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缘润滑装置卷簧,其设有四个卷簧片5,弹力强劲使用寿命长。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红德电碳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8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旋转同步运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接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