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8188.4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有龙;高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22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杂物 电梯 卧式 曳引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包括底板、电机、减速组件、驱动轮和制动组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箱体、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和蜗杆均位于箱体内部,且涡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啮合,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一体成型有法兰盘,所述电机通过若干组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的法兰盘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橡胶圈套设在对接销上,对接销插入制动轮上的对接孔上后,橡胶圈与对接孔紧密贴合,使得轮盘转动过程中对接销不会与对接孔产生碰撞,从而减小振动,而且橡胶圈本身具备一定的弹力,能够消除电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进一步消减振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生活的方便性,电梯越来越常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梯相关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电梯曳引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现有的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现有的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曳引机的驱动轮与轮盘之间相互匹配,存在移动的空隙,而现有的电机通过轮盘和驱动轮驱动涡杆转动时因空隙产生的振动较大,会影响卧式曳引机的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杂物电梯的卧式曳引机,包括底板、电机、减速组件、驱动轮和制动组件,所述减速组件包括箱体、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和蜗杆均位于箱体内部,且涡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啮合,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一体成型有法兰盘,所述电机通过若干组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的法兰盘上,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外侧设置有若干组对接销,若干组所述对接销的外表面均套设有橡胶圈,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轮,所述制动轮的外表面靠近四周位置均开设有若干组对接孔,所述轮盘上的对接销与制动轮上的对接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销,两组所述侧销的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连臂,两组所述连臂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和外表面上端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制动组件包括线圈盒、线圈、线圈杆、弹簧杆和弹簧,所述箱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电机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线圈盒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部,所述线圈杆、弹簧杆和弹簧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线圈位于线圈盒内部,两组所述线圈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两组连臂外表面上端的固定孔与线圈盒的前端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弹簧杆的一端分别贯穿两组连臂外表面中间位置的固定孔与箱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和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活动连接,两组所述弹簧套设在两组弹簧杆的外表面远离线圈盒位置。
优选的,所述制动轮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蜗杆孔,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蜗杆孔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架。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外表面和后端外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涡轮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涡轮杆,所述涡轮杆的一端贯穿端盖和驱动轮并通过轴承与支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活动连接,所述涡轮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另一组端盖的内表面中间位置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8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