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胃肠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7427.4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 地址: | 212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胃肠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基底座、双面粘胶和固定带,所述环状基底座为受力时能够变形的软质基底座,所述环状基底座中心设有供鼻胃肠管穿过的管路固定孔,所述双面粘胶的任意一面粘贴于环状基底座的管路固定孔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环状基底座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面粘胶使得鼻胃肠管在鼻孔下方的环状基底座内固定牢固,既不受面部油性分泌物及出汗等原因的影响,又不会使得鼻胃肠管受压打折,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属于护理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患者鼻部植入鼻胃肠管时,通常需要对鼻胃肠管进行固定,传统的鼻胃肠管的固定方式为使用普通的胶带或3M胶布将管道固定于鼻翼两侧及脸颊或者耳廓处,该方法受面部油性分泌物及出汗等原因的影响,容易造成胶布松脱,导致非计划性的拔管发生率增高,引发医疗风险和事故。
因此,为防止出现以上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鼻胃肠管固定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鼻胃肠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基底座、双面粘胶和固定带,所述环状基底座为受力时能够变形的软质基底座,所述环状基底座中心设有供鼻胃肠管穿过的管路固定孔,所述双面粘胶的任意一面粘贴于环状基底座的管路固定孔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环状基底座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基底座的至少一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为带有切口的优弧形,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上同样设有双面粘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外安装有可拆卸的加固抱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固抱箍为带有卡装槽的优弧形弹性金属抱箍,加固抱箍不受外力时的内径小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基底座的两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上设有束紧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为纯棉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为扁带,固定带的宽度为 0.5~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基底座采用亲肤的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状基底座的外表面上设有适于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医用粘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鼻胃肠管固定装置,通过双面粘胶使得鼻胃肠管在鼻孔下方的环状基底座内固定牢固,既不受面部油性分泌物及出汗等原因的影响,又不会使得鼻胃肠管受压打折,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2)、该鼻胃肠管固定装置,通过在环状基底座上增设延伸部来加强与鼻胃肠管的连接,使鼻胃肠管安装更稳定,进一步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3)、该鼻胃肠管固定装置,通过束紧扣对固定带束紧或放松,有效的代替了人工打结,使固定带松紧适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环状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患者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环状基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7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细胞培养皿
- 下一篇:润滑型改良开塞露包装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