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汉画像石雕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6862.5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玮;黄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44B1/06 | 分类号: | B44B1/06;B44B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 |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画像 石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汉画像石雕刻装置,包括刀柄、多个刀体和固定装置,其中:刀柄具有容纳部分和握持部分,握持部分设于容纳部分的下方,多个刀体转动安装在容纳部分,多个刀体可相对于容纳部分上下转动;握持部分上开有容纳槽用于容纳刀体,固定装置可调设在握持部分上用于调节容纳槽的宽度并固定刀体。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汉画像石雕刻装置,多个刀体容纳在到容纳部分上,当技师需要使用某一型号的刀体时,转动相应的刀体至握持部分上的容纳槽中其刀尖向下,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个刀柄上容纳多个不同型号的刀体便于更换切割使用的刀体,便于技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汉画像石雕刻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目前由于一些人对汉画像石的喜爱,对汉画像石进行拓印,拓印对汉画像石损伤严重。从很多地区看,凡是经捶拓过的汉画像石大都残留有无法清除的墨迹或朱砂。不需多言,如果这种带有腐蚀性的墨迹或朱砂长期附着在石头上,不光是暂时改变了文物的原状,即便是清除后对文物中的精美纹饰也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在一块石板按照原有汉画像石上的图像进行雕刻,也是复制汉画像石对其进行文化保护的一种形式,但是现有的雕刻刀具是单一的,由于汉画像石上的图像线条有宽有细,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型号刀具,一方面需要额外空间和容纳箱体放置刀具,另一方面在放取刀具时增大技师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汉画像石雕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汉画像石雕刻装置,包括刀柄、多个刀体和固定装置,其中:
刀柄具有容纳部分和握持部分,握持部分设于容纳部分的下方,多个刀体转动安装在容纳部分,多个刀体可相对于容纳部分上下转动;
握持部分上开有容纳槽用于容纳刀体,固定装置可调设在握持部分上用于调节容纳槽的宽度并固定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防尘罩,防尘罩罩在容纳部分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握持部分开有容纳开口,多个刀体转动安装在容纳开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容纳开口内设有多个分隔板并将容纳开口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一个容纳空间中安装有一个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固定装置包括两个调节螺栓,两个调节螺栓均通过螺纹方式安装在握持部分上,两个调节螺栓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两个调节螺栓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调节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握持部分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汉画像石雕刻装置,多个刀体容纳在到容纳部分上,当技师需要使用某一型号的刀体时,转动相应的刀体至握持部分上的容纳槽中其刀尖向下,并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个刀柄上容纳多个不同型号的刀体便于更换切割使用的刀体,便于技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下防尘罩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6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理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流消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