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6822.0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琼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B29C41/46;B29C4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聚乙烯醇 薄膜 热定型 回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包括底座和薄膜,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网,所述电热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热块,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接线孔。该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通过设置电热网、风扇和电机的配合使用,使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致使风扇朝着电热网吹风,从而使电热网所散发的热量被风扇吹向薄膜,以至对薄膜内的水分进行烘干,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并且有效的避免了通过转辊进行烘干易使薄膜粘到转辊上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聚乙烯醇薄膜的生产设备基本采用湿法流延的方式生产,其使用的设备基本上为钢带或者辊筒,因聚乙烯醇在生产中需将其溶解成20-30%浓度的溶液,流延生产时需将其中大量的水蒸发掉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薄膜,由于含水量的不同其强度也不同,生产中薄膜在从钢带或者辊筒上脱膜时强度低薄膜易撕裂,所以生产中薄膜的含水率相对较高,到后续的烘干工序时由于薄膜含水率低到一定程度后薄膜易翠影响使用,故许多生产企业均使用低温烘干的工艺进行生产,造成薄膜易于粘连、收卷暴筋严重薄膜横纵向上性能不均匀等一系列的生产与质量问题。
现有的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热定型方式不够好,使薄膜受热程度不够均匀,并且容易使薄膜粘到转辊上,致使薄膜受损,因此需要改进。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889120U中公开的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该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虽然,烘干辊筒使用蒸汽或者循环导热油加热,可将薄膜中的水分彻底烘干同时起到对薄膜的热定型的作用,薄膜通过高温定型后薄膜的内部分子结构趋于均匀化,薄膜在横纵向上薄膜性能基本一致,薄膜经过高温定型后薄膜本身温度还相对教高,薄膜再出热定型烘箱时及时通过冷却装置将其冷却,确保薄膜内部结构不在发生大的变化,经过高温定型后的薄膜含水率低下,薄膜较脆韧性差,此时薄膜还需经过恒温恒湿箱吸湿回潮后达到使用要求,恒温恒湿箱设置1-2组主动辊筒,由1-2台变频电机提供动力,箱体设有加热与温控相关部件以达到恒温的目的,箱体中还设有空气湿度调节装置,以达到恒湿的目的,但是,该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还具有容易使薄膜粘到烘干辊上,致使薄膜受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通过设置电热网和风扇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包括底座和薄膜,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网,所述电热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热块,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接线孔;
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的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风管道,所述冷风管道远离降温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风喷头;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恒温恒湿箱,所述恒温恒湿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湿器,所述烘干箱和恒温恒湿箱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
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变频电机和变速机,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恒温恒湿箱远离烘干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转辊。
可选的,所述烘干箱的内部开设有与电机输出轴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通孔进入烘干箱的内部,且所述风扇固定连接于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且所述通孔经过密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叶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6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