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物演示及轨迹记录物理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6720.9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7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淞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淞元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11020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演示 轨迹 记录 物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物演示及轨迹记录物理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前板和显影背板间形成竖直的抛物通道,显影背板内侧设有透明或半透明膜,显影背板外侧设有软磁体背板,软磁体背板上与膜相对设有显影层,抛物区一侧下角设有弧形缺口,发射部设能够朝向弧形缺口的发射筒,发射筒设有轴线与弧形缺口轴线重合的转轴,转轴通过支臂与底座连接,发射筒内设有由后端插入的发射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球通过发射筒沿不同角度掷向抛物通道,球在抛物通道内运动过程中在膜上形成轨迹并通过显影层显示出来,进而直观的了解不同角度抛物规律及抛物线,避免枯燥抽象学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抛物演示及轨迹记录物理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理课程中,在学习物理抛物运动及抛物线的相关知识时,用语言描述抽象的物理现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直关的演示用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物演示及轨迹记录物理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抛物演示及轨迹记录物理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抛物区和发射部,抛物区由平行设置的透明前板和显影背板构成,透明前板和显影背板间形成竖直的抛物通道,显影背板内侧设有透明或半透明膜,显影背板外侧设有软磁体背板,软磁体背板上与膜相对设有显影层,抛物区一侧下角设有弧形缺口,抛物区另一侧下角设有朝下的落口,底座上设有一支撑抛物区的立板,底座下部设有与向上开口的底槽,底槽一端连接有向上逐渐伸展的与落口相对的弧形槽;发射部设能够朝向弧形缺口的发射筒,发射筒设有轴线与弧形缺口轴线重合的转轴,转轴通过支臂与底座连接,发射筒内设有由后端插入的发射杆,发射杆后端设有能抵住发射筒后端的凸环,凸环后部连接卡口,发射筒前端设有相对的两个挂钩,两挂钩上挂有中部挂在卡口处的弹力带,设有至少一个能够放入发射筒的球。
进一步的,所述球为永磁体且直径小于抛物通道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球直径等于抛物通道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球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筒上设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软磁体背板铰接在显影背板上,能够翻转与显影层分离合。
进一步的,所述软磁体通过滑槽连接在显影背板上,能够与显影层相对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缺口处设有指示角度的刻度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不同重量的球具有不同颜色。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杆前端设有斜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球通过发射筒沿不同角度掷向抛物通道,球在抛物通道内运动过程中在膜上形成轨迹并通过显影层显示出来,进而直观的了解不同角度抛物规律及抛物线,避免枯燥抽象学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抛物区;3发射部;4透明前板;5抛物通道;6膜;7软磁体背板;8显影层;9弧形缺口;10落口;11立板;12底槽;13弧形槽;14发射筒;15转轴;16支臂;17发射杆;18凸环;19卡口;20挂钩;21弹力带;2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淞元,未经杨淞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67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图书馆用书钳
- 下一篇:泵盖和具有所述泵盖的冷凝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