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引流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6688.4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健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便于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的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内,前片、后片对应位置设有锁扣件,前片和后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前片、后片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支撑翼,分别对应连接,膨胀体的前片和后片两侧设有扩张翼。引流时,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能够迅速地将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吸引到袋体内,便于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引流导管连接,可产生负压,并利用负压对手术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进行术后引流收集的负压引流袋。属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手术患者进行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引流的负压装置,绝大部分采用硅胶负压球、PVC圆柱形负压罐,对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结构缺陷,没有相应的锁扣结构,在排空引流液恢复负压状态时,操作不便。
为此,一些带锁扣的负压引流容器被发明出来,尽管它们名称不一,但工艺、结构大体相同,都主要由袋体、弹簧和可折弯的膨胀体构成,典型的有CN207898707U、CN204972416U分别公布的中国专利,引流时,通过折弯膨胀体下翼,脱开锁扣,释放弹簧,顶开膨胀体,在袋体内产生负压,通过引流导管吸引出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至袋体内,袋体吸满后,打开排液阀,挤压排空引流液并合上锁扣,关闭排液阀,负压引流容器恢复到初始状态,又可以进行下一轮引流操作。不足之处在于:在产生负压后,袋体两侧边缘缺少支撑,由于负压作用,被吸入膨胀体内,造成负压值大幅降低,实际引流量与袋体表面标称容积的误差加大,影响医务人员对引流状态和效果的判断,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便于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的负压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负压引流袋,包括进液管、袋体、单向阀、膨胀体、弹簧、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袋体、排液管顺序连接,单向阀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膨胀体由前片和后片组成,封装在袋体内,前片、后片对应位置设有锁扣件,前片和后片之间安装有弹簧,前片、后片的上下两端设有可折弯的支撑翼,分别对应连接,其特征在于:膨胀体的前片和后片两侧设有扩张翼。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引流时,将负压引流袋与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引流导管连接,关闭排液管,折弯排液管位置旁膨胀体的前片、后片上连接在一起的支撑翼,脱开前片、后片之间的锁扣件,释放弹簧,顶开膨胀体,带动袋体膨胀扩张,袋体内负压升高,膨胀体的前片、后片两侧的扩张翼阻止袋体两侧被吸入膨胀体内。
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袋体膨胀充分,负压吸引充足,容积标称可靠,能够迅速地将患者体内积液或炎症分泌物吸引到袋体内,便于医务人员准确判断引流状态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实现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膨胀体的后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进液管;2、袋体;3、单向阀;4、前片;5、后片;6、弹簧;7、排液管;41、前片的上支撑翼;42、前片的扩张翼;43、前片的锁扣件;44、前片的下支撑翼;51、后片的上支撑翼;52、后片的扩张翼;53、后片的锁扣件;54、后片的下支撑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健,未经祁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6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核能源聚四氟乙烯垫片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生产用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