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86350.9 | 申请日: | 2019-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庭元;贾彩云;吴涛;丁兆彦;潘碧霞;薛鑫;张海吉;吴志贵;冯亮;郭正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22;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2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用光 复合 监测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缆,包括绝缘线芯、缆芯及外护套;绝缘线芯包括铜导体、半导电内屏蔽层、绝缘层、半导外屏蔽层;绝缘线芯呈等边三角形三顶点式排布有三根,各绝缘线芯外绕包金属屏蔽层后将三根绝缘线芯绞合;缆芯包括三根填充绳,其中一根填充绳内放置光缆单元,三根填充绳均匀间隔分布在相邻绝缘线芯的间隔处并绞合成缆芯;缆芯外挤包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外绕包铠装层,铠装层外挤包一外护套。本实用新型将光、电功能基于一体,避免了电缆和光缆分别敷设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现有多种电缆整体重量重,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煤矿用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矿用电缆是矿井供电系统中使用的电缆,此类电缆主要使用于井下环境中,是煤矿开采配套电气设备的神经枢纽,对井上或井下的安全起绝对性的作用。矿区工作环境恶劣,特别是井下环境存在着易燃易爆的隐患。由于矿用电缆长期处于负荷运行状态,甚至特殊情况下存在超负荷运行状态,而且井下空间狭小,电缆之间排布密集,导致电缆整体散热不良,电缆长期发热状态使用,会导致电缆热老化现象严重。目前,井下矿用电缆运行时的状态监测方法落后,无法实时监测电缆运行时的状态细微变化,一般采用都是定期维保时测量绝缘电阻、线芯耐电压等性能,可靠性差,人力成本高。
光纤对温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将光纤和电力电缆进行复合,从而可以实现电缆温度的实时连续监测,从而使电缆不仅具有了电力传输的功能,同时还具备了信号传输功能。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是将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光纤和电力传输的线芯绞合在同一个缆芯内,实现了电缆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双重功能。
现有的抗拉导体存在如下问题和缺点:
1、电缆内信号线芯不耐拖拽。现有技术中将信号线芯直接绞合在缆芯内,通常信号线芯的截面较小,并且无任何保护结构,在长期移动拖拽过程中容易断芯。
2、现有技术电缆负载过大温度升高,无温度监测无法保障矿用电缆安全运行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导体结构以及加强组件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造采用新的结构将光、电功能基于一体,避免了电缆和光缆分别敷设的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现有多种电缆整体重量重,体积大的问题。
具体为,提供一种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缆,包括绝缘线芯、缆芯及外护套;
绝缘线芯包括铜导体、半导电内屏蔽层、绝缘层、半导外屏蔽层;绝缘线芯呈等边三角形三顶点式排布有三根,各绝缘线芯外绕包金属屏蔽层后将三根绝缘线芯绞合;缆芯包括三根填充绳,其中一根填充绳内放置光缆单元,三根填充绳均匀间隔分布在相邻绝缘线芯的间隔处并绞合成缆芯;缆芯外挤包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外绕包铠装层,铠装层外挤包一外护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填充绳为阻燃性缓冲填充绳。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铠装层为钢带或变质钢丝的金属铠装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力与信号线芯的复合,减小了电缆的外径,减小了电缆的重量,减少了敷设次数,降低了生产和敷设成本。具有传输电能,电缆本体温度分布信息的在线监测、信号传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缆,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一种额定电压8.7kv或10kv及以下煤矿用光纤复合监测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线芯、缆芯及外护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6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沉降监测点预埋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热一体化同步转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