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5718.X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 |
代理公司: | 42237 武汉华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冬冬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螺丝固定 散热风扇 上表面 下端 半导体芯片模块 本实用新型 进风风扇 散热鳍片 半导体激光器 保护装置 激光发射头 侧面设置 散热功能 上端 百叶扇 光通信 内底面 前表面 前侧壁 下表面 风道 通风 伸出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散热风扇的下端,第一散热风扇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散热鳍片的上端,散热鳍片的下端与半导体芯片模块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半导体芯片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壳体的内底面,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百叶扇,壳体的内侧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进风风扇,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激光发射头伸出壳体的前侧壁,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形成一个风道,使得壳体的内部达到通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方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激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对于高功率的激光器来说,转化率一般在百分之五十,其余的电能便会转化为热能使得半导体芯片和激光器内部的温度上升。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散热都靠外部辅助设备进行散热,激光器本身没有散热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会有很好的市场表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通信半导体激光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散热风扇的下端,第一散热风扇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散热鳍片的上端,散热鳍片的下端与半导体芯片模块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半导体芯片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壳体的内底面,第一散热风扇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防尘网,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百叶扇,壳体的内侧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进风风扇,进风风扇覆盖住百叶扇,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风扇,壳体与第二散热风扇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激光发射头伸出壳体的前侧壁,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螺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防尘框、插孔和插销,防尘框与壳体的前表面滑动连接,防尘框上开设有插孔,壳体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第二散热风扇和进风风扇的扇叶上均贴有粘尘贴,散热鳍片的材料的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风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另一个防尘网,第二散热风扇的上表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另外的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半导体芯片模块的温度上升,热量导入散热鳍片,通过第一散热风扇将热量排到空气中,以此来给半导体芯片模块进行散热,保证半导体芯片模块正常工作,不会因为过热而烧毁,进风风扇将外部空气引入壳体中,第二散热风扇将壳体内部的空气排出。
2.本实用新型中进风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形成一个风道,使得壳体的内部达到通风的效果,带走壳体内部的热空气,保持壳体内部的空气热量也外部空气热量相同,实现壳体内部空气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粘尘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5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VCSEL芯片
- 下一篇:半导体激光器模块光栅外腔光谱合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