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5092.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丁立峰;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创民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肖丽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扩增 检测 设备 系统 | ||
一种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及系统,涉及核酸检测设备领域。核酸扩增检测设备适用于与微流控芯片配合使用,其包括固定架、光学模块、底座和驱动机构,固定架布置有安装区,安装区具有贯穿固定架且与微流控芯片的反应池对应的检测孔;光学模块用于产生预设指向的检测光束以对样本进行检测,并获得荧光信号;驱动机构固定于底座且与固定架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移动。检测过程中微流控芯片与固定架保持相对静止,设置于微流控芯片的样本也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即使反应池互相连通,也可以降低现有的“可能存在反应池之间交叉污染的弊端”的问题的产生。同时,能够对微流控芯片的每个反应池进行逐步扫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酸检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微流控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的全过程。微流控检测微流控芯片一般具有样品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多功能集成、体积小和便于携带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发展床边(POC)诊断,具有简化诊断流程、提高医疗结果的巨大潜力。
核酸扩增是一大类技术方法的总称,目前包括常规PCR(变温扩增方法)、实时荧光PCR、等温扩增显色检测、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等。当前核酸扩增检测设备普遍存在通量底、体积大、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和价格昂贵等特点。
现有的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微流控芯片的反应池相通的,随着离心和加热反应的作用,可能会存在反应池之间交叉污染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及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核酸扩增检测设备,适用于与微流控芯片配合使用。该核酸扩增检测设备包括固定架、光学模块、底座以及驱动机构。
其中,固定架定义有互相垂直的第一预设方向以及第二预设方向,固定架布置有用于安装微流控芯片的安装区,安装区具有贯穿固定架且与微流控芯片的反应池对应的检测孔。光学模块用于产生预设指向的检测光束以对样本进行检测,并获得荧光信号。驱动机构固定于底座且与固定架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使检测孔经过检测光束。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扩增检测设备,采用固定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直线运动的移动的方式替换现有的离心方式(离心方式会产生离心力),微流控芯片与固定架保持相对静止,反应池内样本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因此,即使此时微流控芯片的反应池相通的,也会降低现有的“可能存在反应池之间交叉污染的弊端”的问题的产生。同时,能够对微流控芯片的每个反应池进行逐步扫描,这样可保证每个反应池数据的准确性。光学模块用于产生预设指向的检测光束,也即是说,整个的检测过程中光学模块为固定不动的状态,保证荧光信号的稳定性,进一步与移动方式配合,保证每个反应池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酸扩增检测设备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与固定架连接的第一滑块、以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板的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一滑块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的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第二滑块,以及设置于第二固定板的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与第二滑块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二预设方向往复运动。
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的设置,实现驱动机构驱动固定架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直线移动的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固定架悬空设置,保证检测孔能够经过检测光束以及保证移动的过程中的平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创民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创民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5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控芯片基片及微流控芯片
- 下一篇:一种聚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