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2793.0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翟登合;尹海军;王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登合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急救中心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包括抬动杆,连接杆,手持杆,防滑套,支撑布,海绵块,可转动防护支撑架结构,可拆卸收卷杆结构,可插接滑动支撑杆结构,支撑管,插接孔,固定支撑杆,防滑块,固定板,缠绕杆和锁紧通孔,所述的连接杆分别焊接在抬动杆之间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转动支撑杆,固定架,固定杆,转动支撑板,顶紧块和海绵垫的设置,有利于在抬动患者的过程中支撑患者头部,防止患者头部晃动增加支撑功能;U型座,深沟球轴承,旋转杆,锁紧固定带,固定板,缠绕杆和锁紧通孔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固定患者肢体封,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患者肢体晃动,增加固定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患者,在现场处置后急需将病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转送过程中需要使用担架。
但是现有的担架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支撑功能,不方便固定患者肢体以及不方便调节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以解决现有的担架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支撑功能,不方便固定患者肢体以及不方便调节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急救中心用担架,包括抬动杆,连接杆,手持杆,防滑套,支撑布,海绵块,可转动防护支撑架结构,可拆卸收卷杆结构,可插接滑动支撑杆结构,支撑管,插接孔,固定支撑杆,防滑块,固定板,缠绕杆和锁紧通孔,所述的连接杆分别焊接在抬动杆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手持杆分别焊接在抬动杆的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套分别套接在手持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布的两端分别缝接在连接杆的外壁;所述的海绵块胶接在支撑布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防护支撑架结构设置在抬动杆之间的左侧;所述的可转动防护支撑架结构安装在连接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拆卸收卷杆结构安装在抬动杆的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拆卸收卷杆结构设置在支撑布的后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滑动支撑杆结构安装在支撑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管分别焊接在抬动杆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接孔分别开设在支撑管的左右两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固定支撑杆设置在支撑管之间;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上端分别焊接在抬动杆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在防滑块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支撑布的前面;所述的固定板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抬动杆的上端;所述的缠绕杆焊接在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通孔开设在固定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防护支撑架结构包括转动支撑杆,固定架,固定杆,转动支撑板,顶紧块和海绵垫,所述的转动支撑杆的上端焊接在固定架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杆分别焊接在转动支撑杆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支撑板的上端分别套接在固定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支撑板的下端胶接在顶紧块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海绵垫胶接在固定架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收卷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固定通孔,翼形螺栓,U型座,深沟球轴承,旋转杆和锁紧固定带,所述的固定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固定通孔;所述的U型座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第一连接板的上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U型座的左右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杆贯穿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锁紧固定带的下端从左到右依次系接在旋转杆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滑动支撑杆结构包括移动插接杆,缓冲孔,缓冲弹簧,缓冲插接杆,第二连接板和移动轮,所述的缓冲孔开设在移动插接杆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螺钉连接在缓冲插接杆之间;所述的移动插接杆的下端焊接在第二连接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轮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顶紧块采用硅胶块;所述的转动支撑板采用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转动支撑杆采用下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登合,未经翟登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2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窗玻璃透光率调节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具有轴承防尘结构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