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740.3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知春;刘慧;江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1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肾镜 等离子 止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其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下端与保护套套接,保护套内套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内套设有绝缘管,绝缘管的下端设置有分隔环,分隔环的一端与金属套管下端抵接,绝缘管内套设有电极,电极的下端设置有电极块,电极块的下端与分隔环抵接;电极和金属套管分别与导线连接,导线与充电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止血装置的移动容易造成肾通道副损伤的问题,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皮肾镜手术中,需要先行经皮肾穿刺,建立手术通道。而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因操作偏差,造成单处或多处创面出血,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穿刺通道大出血。现有的经皮肾镜手术用止血装置通常在头部设置电极,以起到端部止血的效果,但由于止血装置呈柱状,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因其移动造成与止血装置相接触的肾脏组织出现副损伤。在退出止血装置的过程中也容易因肾镜外鞘在肾组织内的移动而增加肾通道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止血装置的移动容易造成肾通道副损伤的问题的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其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下端与保护套套接,保护套内套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内套设有绝缘管,绝缘管的下端设置有分隔环,分隔环的一端与金属套管下端抵接,绝缘管内套设有电极,电极的下端设置有电极块,电极块的下端与分隔环抵接;电极和金属套管分别与导线连接,导线与充电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操作手柄上设置有按钮,与金属套管相连的导线上设置开关,开关与按钮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金属套管、分隔环的外径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电极块呈圆柱形,电极块的上端为弧形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电极块的外径与金属套管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极块,通过端部电极块产生高频高密度电流与肾组织接触时产生电灼,对经皮肾镜手术的出血创面进行热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通过设置金属套管,使电极块与金属套管间的肾组织传导电流,从而对电极块与金属套管间的部分也进行止血凝固;通过将与电极块配合的结构设置为金属套管,利用金属套管的长度,使止血装置能够同时对与止血装置相接的所有肾组织部位进行止血凝固,从而有效防止因止血装置移动造成副损伤出血问题,减少经皮肾镜手术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手柄,11、按钮,12、开关,13、导线,14、充电端,2、保护套,3、金属套管,4、绝缘管,41、分隔环,5、电极,51、电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经皮肾镜等离子止血装置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手柄1的下端与保护套2套接,保护套2内套设有金属套管3,保护套2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以方便持握操作手柄1,避免在操作时被金属套管3上的电流灼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旅游管理用资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锁定件及具有锁定件的安装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