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9577.0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胡锡兵;杨华利;华利生;陈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1/06;F21V5/00;F21V5/08;F21V1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灯罩 壳体 光功能 教室灯 防眩 格栅 照板 透光 边框 背板 灯带 背板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 视觉舒适度 壳体前部 前部开口 边缘包 低能耗 低眩光 高光效 灯具 罩沿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包括:透光灯罩壳体,所述透光灯罩壳体前部开口,后部为透光背板,所述透光背板的边缘设有所述透光灯罩壳体的罩沿;所述透光背板内表面上形成凹槽;灯带,所述灯带设于所述透光灯罩壳体的凹槽中;前照板,所述前照板盖设在透光灯罩壳体的前部开口处,前照板的边缘包有边框,通过所述边框将所述前照板安装在透光灯罩壳体相连。所述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高光效,低能耗,低眩光,视觉舒适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教室灯,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格栅灯盘+灯管或者面板灯的形式,发光方式多采用直下式或侧入光的方式,光线只能向下照。这种设计方式存在三个很重要的缺点:一是发光角度大,无论各个角度观察,灯具发出的光都十分刺眼,导致灯具视觉效果差,眩光严重。二是背部不能发光,导致安装后,地面很亮,而天花顶黑暗,当用户抬头时,瞳孔快速收缩来适应光照环境,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三是灯具光线全部向下照射,部分被反射上去的光找不到出路,大部分被吸收掉,导致灯具整体发光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光效,低能耗,低眩光,视觉舒适度高的格栅防眩教室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包括:
透光灯罩壳体,所述透光灯罩壳体前部开口,后部为透光背板,所述透光背板的边缘设有所述透光灯罩壳体的罩沿;所述透光背板内表面上形成凹槽;
灯带,所述灯带设于所述透光灯罩壳体的凹槽中;
前照板,所述前照板盖设在透光灯罩壳体的前部开口处,前照板的边缘包有边框,通过所述边框将所述前照板安装在透光灯罩壳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罩沿由多块侧板首尾相连包围形成,且每块所述侧板的形状为梯形,透光灯罩壳体的罩沿为喇叭状。
进一步地,所述罩沿的前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安装沿,所述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前端形成一圈向内延伸的限位沿,所述前照板设于所述限位沿上,边框本体和安装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多道所述凹槽间隔设置,所述透光背板外表面上设有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前照板包括层叠的扩散板和高光格栅板,所述高光格栅板设于所述扩散板的前侧。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上照光功能的格栅防眩教室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以坚固稳定的结构为基础,将LED面板灯技术与防眩光技术有机结合,加上半透明材料的塑料背板,使灯具具有上照光功能,光效高,眩光低,视觉舒适度大大提高,而且成本也有很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实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00. 透光灯罩壳体,110. 透光背板,111. 凹槽,120. 罩沿,121. 侧板,122. 安装沿,200. 灯带,300. 前照板,310. 扩散板,320. 高光格栅板,400. 安装支架,500. 边框,510. 边框本体,520. 限位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