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79393.4 | 申请日: | 2019-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9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喜明;张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达诚科技有限公司;张佳兴 |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回收 炉顶 煤气 高炉 装置 | ||
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装置,为解决现有高炉休风过程都要从炉顶放散排出大量含尘煤气污染环境且浪费能源等问题而发明。其特征是:利用现有的设备设施,在冷风管道上设有煤气防倒流装置,在净煤气并网阀组两端并联设置煤气回收装置,并通过减压休风、回收煤气、休风终止三个操作步骤,从而实现高炉休风过程不放散荒煤气并使之全部净化回收之任务,即环保又节能,同时具有安全性高、实用性广、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可广泛用于高炉休风过程及煤气除尘回收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休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炉生产系统中,普遍使用的高炉休风方法是:先开炉顶放散阀向外排放煤气,再关遮断阀阻断系统煤气通路,后开放风阀放风。此法沿用至今,存有明显缺陷未有解决:其一是若热风炉系统阀门逆向密封性能变差,便存有因高炉煤气倒流至冷风管道而引起爆炸事故发生的危险,故有安全隐患:其二是高炉休风过程从炉顶排放的大量煤气,因含尘、高温、有毒、易燃、易爆,故不仅存有安全隐患,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其三是因煤气也是能源,而在休风过程中让其白白跑掉,故而造成能源浪费。在此,中国专利CN204022855U 曾公告“一种高炉放散降尘装置”,该装置通过一整套设备设施将液体通过喷淋头喷在炉顶上方,利用喷淋头喷出的液体水雾对放散的煤气除尘。该装置虽然能解决放散煤气的除尘问题,但并没有将煤气进行回收,也未能对高炉休风过程之安全生产提出相应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及其装置在保障安全休风生产的前提下,可将高炉休风过程之炉顶放散煤气进行全部回收,不仅安全可靠、卫生环保、节约能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推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方案一,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方法,利用现有系统设备设施,其特征在于:在冷风管道上设有煤气防倒流装置,在净煤气并网阀组两端并联设置煤气回收装置,并实施如下
步骤一:减压休风操作,当高炉风压减至最低且保证大于净煤气管道压力时,停止高炉冷风,先将放风阀部分打开,然后通过煤气防倒流装置并使其两端压力大于煤气管道压力时,将放风阀全部打开;
步骤二:回收煤气操作,停止高炉冷风后,投用煤气回收装置,通过开启该装置阀门,关闭净煤气并网阀组,让煤气通过该装置流向煤气管网;
步骤三:休风终止操作,当顶压降至微正压时,停用煤气回收装置,然后依次开炉顶大放散,落煤气大闸,休风完毕。
方案二,一种安全回收炉顶煤气的高炉休风装置,包括冷风管道和连接在净煤气管与煤气管网之间的净煤气并网阀组,其特征在于:在冷风管道上设有煤气防倒流装置,在净煤气并网阀组两端通过前回收煤气管和后回收煤气管并联设置煤气回收装置;所谓的煤气防倒流装置由前蝶阀、后蝶阀和氮气充压阀构成;所谓的煤气回收装置包括两条通路,一条是含有蝶阀和逆止阀组的过剩煤气通路,另一条是含有抽气机或喷射器和逆止阀的煤气抽吸通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在冷风管道上设有煤气防倒流装置,具有可靠的密闭性,从而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使高炉休风过程先行停风再行回收煤气,这样煤气便不会倒流至冷风管道,因此可杜绝冷风管道的爆炸事故发生,故该发明安全性高。
2、由于本发明在净煤气并网阀组上并联煤气回收装置,而该装置的抽气通路和过剩煤气通路,可以将并网阀前的高炉煤气系统的煤气全部回收送至煤气管网中,因此,让高炉休风过程做到不外排煤气,故而不仅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及易燃易爆问题,而且也回收并节约了能源。
3、由于本发明所设置的抽气装置之抽气机或喷射器,可根据生产实际休风过程的不同工况对煤气进行适用性回收,因此本发明实用性强性,普及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达诚科技有限公司;张佳兴,未经阜新达诚科技有限公司;张佳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9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倒装置托盘
- 下一篇: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定型与回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