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77500.X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2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林;孙慧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泰克博思电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32;H01B7/14;H01B7/282;H01B7/18;H01B7/28;H01B7/02;H01B7/22;G02B6/44;G01R31/08;G01N3/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11241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厚铭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信息 中心单元 光电复合海底电缆 电缆 电力传输单元 通讯传输单元 智能 交换机 海底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 用户服务端 安全运行 传输电力 电缆系统 电缆信息 监测系统 实时反馈 实时获得 实时监测 通讯传输 外部信息 信息通过 运行状态 工控机 监测仪 铠装层 上传 测量 传送 | ||
1.一种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系统单元和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所述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包括电力传输单元、智能信息中心单元和通讯传输单元,所述的智能信息中心单元和所述通讯传输单元布置在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的间隙或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的铠装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单元包括工控机(1)、交换机(2)、监测仪(3)和APP用户端(5);所述智能信息中心单元接入监测仪(3)的输入接口,所述监测仪(3)的输出接口接入交换机(2)后与所述工控机(1)连接,所述工控机(1)与所述APP用户端(5)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信息中心单元包括光纤、加强构件及护套,所述智能信息中心单元的光纤和加强构件位于护套内,所述智能信息中心单元的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所述通讯传输单元中的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包括导体,在所述导体的外围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护套层、内衬层、金属丝铠装层和外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之间还设有半导电阻水层;所述半导电阻水层采用半导电带绕包结构;所述护套层和内衬层之间还设有扎紧层;所述外被层外表面为防腐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采用圆形或异形绞合结构,并经阻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胶或改性聚丙烯或粘性浸渍纸或聚丙烯复合纤维纸作为绝缘层材料;当采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胶或改性聚丙烯作为绝缘材料时绝缘层采用共挤包结构,当采用粘性浸渍纸或聚丙烯复合纤维纸作为绝缘材料时绝缘层采用绕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的材料耐温等级与绝缘层相当;所述金属屏蔽层当采用铜带或镀锡铜带时,采用绕包结构;所述金属屏蔽层当采用铜丝时采用缠绕结构;所述金属屏蔽层当采用铅合金时采用挤包结构;所述护套层采用聚乙烯挤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采用纤维绳缠绕结构,内衬层的内外表面涂覆防腐材料;所述铠装层采用单层金属丝或双层金属丝缠绕结构,铠装层内外表面涂覆防腐材料;所述外被层采用纤维绳缠绕结构,外被层内外表面涂覆防腐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传输单元的芯数为12芯、24芯、36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泰克博思电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泰克博思电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75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长期磨损的移动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旋转结构的电力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