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6756.9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华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30 | 分类号: | B65D90/30;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石油 挥发 储油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负压冷凝装置,所述负压冷凝装置由吸气管、抽气泵、出气管和冷凝机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吸气管连接在在罐体上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油罐上的负压冷凝装置,通过抽气泵将油罐上部的石油气体由吸气管抽出,并由出气管排入冷凝机将气体液化,在储油罐内形成负压状态,能有效防止在加油卸油过程中油罐操作孔盖打开瞬间石油气体向罐外渗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在使用中的加油站储油罐为单层储油罐,在近年的加油站新建和改造中,对储油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加油站的储油罐都设置为双层储油罐,但是无论是单层储油罐还是双层储油罐,在石油存储时,油罐内石油会存在蒸发现象,因此在加油卸油过程中,储油罐的操作孔盖开启瞬间会出现石油气体向罐外渗透的情况,石油气体进入空气或土壤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解决在石油加油卸油过程中,储油罐的操作孔盖开启瞬间石油气体挥发向罐外渗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包括罐体和负压冷凝装置,所述负压冷凝装置由吸气管、抽气泵、出气管和冷凝机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吸气管连接在在罐体上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所述冷凝机与输液管一端连接,输液管另一端与油水分离机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机包括聚结滤芯、过滤膜,还包括由过滤膜分隔而成的滤油箱和滤水箱,所述滤油箱连接排油管一端,排油管另一端连接在罐体1下部,所述滤水箱与排水管一端连接,排水管另一端与贮水箱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所述滤水箱内侧的箱壁上设有多个凹陷的孔槽,孔槽的形状为圆形,孔槽边缘为齿形形状,所述孔槽配有过滤网,过滤网的边缘为与孔槽边缘相匹配的齿形形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的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所述滤水箱内侧的箱壁上与排水管的连接处有条形的凹槽,排水管上对应位置有凸起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与所述凹槽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所述排水管的管头处覆有一层凝胶,所述凝胶表面有凸起的条纹纹路。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石油挥发的储油罐,所述贮水箱内置循环泵,循环泵与输水管道连接,所述输水管道为盘管呈M型布置于罐体外侧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储油罐上的负压冷凝装置,通过抽气泵将油罐上部的石油气体由吸气管抽出,并由出气管排入冷凝机将气体液化,在储油罐内形成负压状态,能有效防止在加油卸油过程中油罐操作孔盖打开瞬间石油气体向罐外渗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管和滤水箱连接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贮水箱和输水管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孔槽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华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华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6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检测装置的双层油罐
- 下一篇:一种加油站防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