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6543.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宇;刘杰;卢炎;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4/60 | 分类号: | A01G24/60;A01G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制浆用防 下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后侧设有甩浆刀,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前侧与甩浆刀后侧均设有防下陷机构,所述防下陷机构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车架底部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的底面均为往上翘曲并用以接触泥浆表面的弧形面。该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时行走轮在泥田滚动,甩浆刀接触泥浆旋转甩浆,由于泥浆较为粘稠,滑行块的弧形面与粘稠泥浆表面接触,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一样提供适当的浮力,多数情况下能够防止行走轮下陷,利于行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微耕机行走轮如果在烂泥田就难以正常工作,会造成车轮下陷,整机无法前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后侧设有甩浆刀,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前侧与甩浆刀后侧均设有防下陷机构,所述防下陷机构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车架底部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的底面均为往上翘曲并用以接触泥浆表面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与甩浆刀均经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旋转。
优选的,所述滑行块的顶面均经竖直的支撑杆与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均位于行走轮与甩浆刀的下极限位置之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时行走轮在泥田滚动,甩浆刀接触泥浆旋转甩浆,由于泥浆较为粘稠,滑行块的弧形面与粘稠泥浆表面接触,像小船漂浮在水面上一样提供适当的浮力,多数情况下能够防止行走轮下陷,利于行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甩浆刀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育秧制浆用防下陷甩浆装置,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底部设有行走轮2,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后侧设有甩浆刀3,所述车架底部在行走轮前侧与甩浆刀后侧均设有防下陷机构4,所述防下陷机构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在车架底部的滑行块5,所述滑行块的底面均为往上翘曲并用以接触泥浆表面的弧形面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与甩浆刀均经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行块的顶面均经竖直的支撑杆7与车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面均位于行走轮与甩浆刀的下极限位置之上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伸缩杆采用现有的伸缩杆即可,可调节滑行块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顶端通过螺钉8螺接在车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面的大小并不局限于附图1中的弧形面大小,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根据适用浮力的不同弧形面的大小也不同,使用时可以根据浮力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弧形面的滑行块,支撑杆顶端通过螺钉螺接在车架上便于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6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育秧制浆用滑板式甩泥浆机
- 下一篇:一种头部灵活的智能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