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6295.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9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3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朝向所述负极片的一侧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朝向所述正极片的一侧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上依次涂覆有绝缘层和粘结层。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没有隔膜,能够杜绝隔膜热缩的隐患,降低了电池的隐患,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子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结构为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通常采用PE或者PP材质,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会发生热缩,甚至熔融,引发电池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没有隔膜结构,不会产生热缩,杜绝了隔膜热缩带来的隐患。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所述正极集流体朝向所述负极片的一侧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所述负极集流体朝向所述正极片的一侧涂覆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上依次涂覆有绝缘层和粘结层。
进一步,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钛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钛酸锂或硅碳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包括硫酸钡、氧化铝、氧化锆或氧化镁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所述粘结层包括PVDF或丙烯酸酯。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8-40微米。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粘接层隔开正极片和负极片,离子能够通过而不允许电子通过,从所述粘结层起到代替隔膜的作用。
二、所述绝缘层起到隔断电流的作用,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使得电池具有较佳的安全性能。在过充及短路情况下,绝缘层起到降低电流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热量释放,避免发生热失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没有隔膜,能够杜绝隔膜热缩的隐患,降低了电池的隐患,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绝缘层和粘结层设置在正极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绝缘层和粘结层设置在负极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正极片1;正极集流体11;正极活性物质层12;负极片2;负极集流体21;负极活性物质层22;绝缘层3;粘结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华锐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62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版画艺术作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抗冲改性的PVC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