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的卸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74704.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范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的卸膜系统,其包括PLC控制柜、行走轨道和沿所述行走轨道移动的卸卷小车,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一端设有放卷支架,所述放卷支架的上端部设有用于放置膜卷的第一膜卷托架,使得膜卷放置时膜卷的轴向与所述行走轨道垂直,所述第一膜卷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检测膜卷的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卸卷小车上设有第二接近传感器,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外侧边设有金属块,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卸卷小车分别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可以自动控制卸卷小车停止在安全位置,从而防止膜卷碰撞跌落,保证卸膜现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的卸膜系统。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可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维材料,例如: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材料通常还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其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
薄膜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配料混合、结晶干燥、熔融挤出、铸片、拉伸、薄膜收卷、分切等一系列工艺。薄膜收卷是一般是通过牵引设备收卷,收卷后形成的薄膜称为“膜卷”,将膜卷从收卷机上卸下的过程称为“卸膜”。
很早之前都是采用人工卸膜的方式,此方式费时费力,且极为不安全。后期更新采用了自动卸膜装置,可自动沿轨道运行至双工位转塔收卷机将膜卷卸下,沿轨道将其运送至放卷支架上,卸载膜卷后,再将无膜的钢管芯运送至双工位转塔收卷机上。但此种自动卸膜装置,在卸膜过程中,当放卷支架上膜卷未及时处理,而收卷机因为破膜等原因必须要卸膜,这是就需要卸膜装置暂时停放于收卷机和放卷支架之间位置,此外钢管芯和膜卷一般重量较重(如3吨以上),由于人员操作视线影响等原因,存在卸膜装置不停止继续卸膜导致钢管芯碰撞掉落等的风险,造成卸膜现场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薄膜的卸膜系统,在现有的卸膜装置加装安全限位装置,从而解决了钢管芯碰撞而导致掉落的风险,保证卸膜作业安全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的卸膜系统,其包括PLC控制柜、行走轨道和沿所述行走轨道移动的卸卷小车,在所述行走轨道的一端固设有放卷支架,所述放卷支架的上端部设有用于放置膜卷的第一膜卷托架,使得膜卷放置时膜卷的轴向与所述行走轨道垂直,所述第一膜卷托架的下端设有用于检测膜卷的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卸卷小车的底座上设有第二接近传感器,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外侧边设有金属块,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和所述卸卷小车分别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卸卷小车包括沿所述行走轨道行走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有第二膜卷托架;
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其中一侧边,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所在的侧边与所述金属块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油压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膜卷托架的下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距离所述第一膜卷托架上的膜卷1~2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螺纹连接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块距所述放卷支架的垂线距离为1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74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擦黑板机
- 下一篇:一种利用甲壳素生产废液制备肥料的系统